宝宝成长,需求渐变,从随心所欲到需懂规矩。婴儿期要订规矩,4 月起可着手,满足 3 月前需求,4 月后学会说“不”,8 月纠正错误行为,9 月建立安全感,让宝宝在秩序中成长。

婴儿期为什么要订立规矩

规矩的意义

给宝宝订立规矩,不是为了让宝宝“乖”、 “听话”,而是为了让宝宝在生活中有秩序的成长。立规矩的目的是让宝宝学会判断是非善恶,自觉地建立良好的秩序,营造良好的氛围。

立规矩的时机

立规矩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比如在宝宝几个月时,把危险物品从宝宝身边移开,帮宝宝认清哪些是“可以”、哪些是“不可以”,并教宝宝遵守规则和面对挫折。这样的规矩从宝宝4个月时就可以开始着手了。

满足前三个月婴儿的所有要求

不到3个月的宝宝提出的需求都是天性使然,比如肚子饿了就哭,累了就要睡觉,想念妈妈就要抱抱等等。这段时间家长为了照顾孩子肯定比较辛苦,必需全身心投入,给宝宝周全的保护,让宝宝有安全感。不要小看宝宝的安全感哦,这对宝宝长大点的需求很有关系,当宝宝缺乏安全感时,提出的需求反而会更多。

对4个月后的宝宝学会说“不”

宝宝4个月后,手会抓东西了,要学爬了,肢体各方面都更灵活了,有了更丰富的表情。这时候家长聪明的话就应该和宝宝建立默契,知道宝宝每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后面要做什么。宝宝这时候的需求也逐渐变为要求,比如要小球,妈妈没给,就开始哭,或者用各种手段满足自己的要求。

妈妈如果还是跟以前一样,一应俱全,宝宝就会变得毫无节制,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这时候妈妈要适当对宝宝说“不”,让宝宝知道自己的行为需求是受到限制和约束的,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宝宝若是用哭来抗议,那就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吧。

开始纠正8个月宝宝的错误行为

宝宝到了8个月手脚更加灵活,活动范围也更广,总在不停的探索着,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的行为,比如捡地上的东西放嘴里,接触危险物品等。家长必须时刻关注宝宝,避免宝宝发生危险,并纠正宝宝的错误行为,避免宝宝养成坏习惯。

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不会表达,但也能听懂部分语言,所以家长可以“言传身教”并行,让宝宝不仅听到还要感知到。比如当宝宝要把地上的脏东西放嘴里时,妈妈立刻出手制止,拿走宝宝手上的东西,跟宝宝说“脏”,并把东西丢垃圾桶。经过不断地重复都工作,宝宝逐渐懂得妈妈的意思,并在妈妈出声制止后,也会把东西丢进垃圾桶了。

给9个月的宝宝建立安全感

宝宝9个月时,分离焦虑已经很明显了,当妈妈尝试从宝宝身边离开时,他就会大哭,这时候妈妈的做法大多是返回哄抱宝宝,但是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尽量用声音安抚宝宝。比如妈妈在洗衣服,那就大声安慰宝宝“妈妈在洗衣服,宝宝乖乖在那里”等,帮宝宝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

宝宝成长不同阶段需立规矩,婴儿期订规矩要懂其含义,4 月后对宝宝说“不”,8 月纠正错误行为,9 月建立安全感。各阶段爸妈需用心,让宝宝在秩序中成长,学会判断是非善恶,养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