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吃货们开始吃起肉粽。很多人疑惑吃粽子是否会胖,其实粽子主料糯米热量与大米相近。粽子“饱感延迟”,且南方粽子加入高脂肪配料易致胖。女性一天别超 3 个,男性别超 5 个,睡前两小时别吃,搭配青菜水果可避免肠胃不适。

吃粽子会胖吗?

粽子的营养价值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的升糖指数(GI)为87,属于高GI食物,容易快速升高血糖。糯米的纤维含量差异较大,在0.8%到2.8%之间,理论上来说,适量进食可缓解便秘,但是煮熟后的糯米,也就是粽子,粘性较大,多食反而不利于消化。

粽子热量分析

粽子的主料糯米并不比大米高多少,吃粽子容易胖应该另有原因。
1、大米热量:348.00大卡
2、糯米热量:346.00大卡
3、大米碳水化合物:78.30克
4、糯米碳水化合物:77.90克
5、大米脂肪:1.00克
6、糯米脂肪:0.80克
7、大米蛋白质:7.30克
8、糯米蛋白质:7.40克
9、大米纤维素:0.80克
10、糯米纤维素:0.70克

吃粽子饱感延迟

粽子有个特点,就是“饱感延迟”。大部分食物都是吃下去马上就有饱感,刚吃完饭的饱感是最强的。而糯米食品吃下去没觉得多饱,要到餐后30分钟左右才达到饱感的高峰。
如果把两个粽子所需要的糯米和一碗米饭所需要的粳米放在一起,会发现粽子用的米比较多,但是吃的时候,两个粽子几口就吃下去了,当时还不觉得怎样,一碗米饭吃起来没那么容易,吃完之后饱感比较强。

粽子加入高脂肪配方

另一方面,南方的粽子还要加入蛋黄、五花肉之类配料,其中脂肪含量相当不少。实验表明,吃加了脂肪的糯米饭,和吃不加脂肪的糯米饭,同样体积时,饱感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完全感觉不出来加了脂肪的糯米食品能量会高出一大截这个事实。可是,这些脂肪扎扎实实地会变成血脂,让我们慢慢胖起来。

如何吃粽子不发胖

控制粽子摄入量

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少油、少盐、少糖

一定要熟记少油、少盐、少糖等吃法,同时为了身体平衡,最好吃粽子的同时也能搭配青菜与水果等多纤维的食品,就可以避免掉不必要的肠胃道不适症状。

端午将至,吃货们开始吃粽子啦。糯米易升高血糖且消化难,粽子“饱感延迟”。南方粽子加脂肪配料易致胖,可少吃,女性一天别超 3 个,男性别超 5 个,睡前两小时别吃,搭配青菜水果可避免肠胃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