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连绵,天气湿热,宝宝易湿气重。如何辨别?看精神、舌苔、食欲和大便。湿气重影响宝宝营养吸收和智力发展,要主动祛湿。常通风抽湿、多运动促排汗、巧饮食喝汤水,还有地瓜、薏仁等祛湿食物,别忽视宝宝体内湿气。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湿气重?
1. 看精神
潮湿高温天气会让宝宝的新陈代谢加快,内消耗过大,因此容易出现疲倦无力、精神不振的现象。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看到宝宝特别疲劳,睡不醒,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能就是体内湿气太重了。
2. 看舌苔
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没法向妈妈表达身体的不适。但是宝宝的舌头,则可以“说话”,中医认为,舌头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可以敏感的反映出宝宝的身体状况。
平时帮宝宝清洁口腔的时候,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宝宝的舌头,看看舌苔的颜色和厚度。健康的舌头呈现微红,舌苔淡淡一层,颜色偏白。如果宝宝的舌头会变得发黄、舌苔粗糙而厚重,这说明宝宝体内湿气较重。
3. 看食欲
从中医角度来说,胃纳功能失常,脾胃退行,消化功能下降,因此,大人和宝宝都会感到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加上天热宝宝开始接触冷饮冷食,消化道黏膜下血管快速收缩,使得胃肠功能减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从而也会影响食欲。
如果宝宝在一段时间内胃口不好,不愿进食,则说明宝宝可能湿气太重,需要注意祛湿了。
4. 看大便
湿气重的宝宝胃肠道消化功能下降,胃的通降功能下降,使得宝宝容易食滞肠胃形成便秘或腹泻。
宝宝如厕后,爸爸妈妈可以观察一下大便。如果大便黏在马桶上,难以被水冲干净,又或者大便很难擦干净,需要用好几张厕纸,说明宝宝体内有湿气了。
宝宝湿气重的危害
宝宝长期处于湿热的状态下,消化功能不好,精神状态不佳,将会影响到营养的吸收和智力的发展,所以,家长千万别忽视宝宝体内的湿气哦。
如何帮助宝宝祛湿
1. 常通风,多抽湿
不要让宝宝长期呆在潮湿的地方,也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玩耍。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风,室内多抽湿。特别是阴雨季节,不妨多开抽湿机或者暖气,让室内保持干爽。这样对宝宝避免患上皮肤病是很有帮助哦!另外,不干的衣服不要勉强去穿着,要注意帮宝宝保暖,不要受凉。
2. 多运动 促排汗
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还可以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进而防止内生湿邪的产生。
宝宝新陈代谢快,适量的跑跳就会出汗,带走体内多余的水分,对排湿作用很大。建议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晚间相对凉爽时进行运动,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以免宝宝着凉。
3. 巧饮食 喝汤水
预防湿症要从生活习惯的改变开始,在饮食上,宝宝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饮酒,少吃油腻食品,多吃温热的食物,减少湿病之源。妈妈不妨选用淮山、苡仁、扁豆、玉米等既有祛湿又有健脾功效的材料给宝宝煲祛湿汤。另外,还要少吃虾、蟹等湿滞的海鲜。脾胃湿则容易引起过敏,湿困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虾、蟹等湿滞的海鲜,此时应适当少吃,况且这些高蛋白食物难消化,过多进食也会增加脾胃负担。
4. 推荐祛湿食物
1. 地瓜:富含纤维质,且松软容易消化,可以促进宝宝的肠胃蠕动,有助于宝宝排便通畅,同时维生素含量丰富,有助于营养均衡。
2. 薏仁:可以促进我们体内的血液循环以及水分代谢,并且还有利尿消肿的作用,薏仁水还可以排毒。
3. 山药:可以帮助宝宝整顿消化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健胃整肠的功效。
4. 燕麦: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同时含有纤维可以促进宝宝的肠胃蠕动,有效防止便秘。
5. 小米:里面没有含麸质,不会给宝宝的肠道壁造成刺激,是一种温和的纤维质,好消化,非常适合给宝宝搭配辅食食用。
阴雨连绵的天气,宝宝易湿气重。可通过看精神、舌苔、食欲、大便来辨别。家长要帮宝宝祛湿,常通风抽湿、多运动促排汗、巧饮食喝汤水,还可给宝宝吃地瓜、薏仁、山药等食物,让宝宝远离湿气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