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常见且需了解,其治疗方法多样,外科切除早期癌肿,化学药物治疗可防复发等。患者症状有黏液便、腹块等,穿孔后果严重。需注意治疗方式与调理,控制饮食,以防疾病加重,一起详细了解大肠癌知识吧。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
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是大肠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早期大肠癌的唯一治疗方法。早期切除癌肿是治疗的关键。如果探查发现已有癌转移,但病变肠曲尚可游离,原则上应将大肠癌切除,以防止日后发生肠梗阻。此外,大肠癌患者常有糜烂、渗血或伴有继发感染,切除后能使全身情况获得改善。
对于有广泛癌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如果病变肠段已不能切除,则应进行造瘘或捷径等姑息手术。
化学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也是大肠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虽然手术可以切除癌肿,但仍有约50%的大肠癌患者在术后发生复发和转移,主要原因是手术治疗前未能发现隐匿转移灶或术中未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因此,在剖腹手术前,先进行大肠癌肠化疗或大肠癌手术前灌肠给药,可以阻止癌细胞扩散,杀伤和消灭癌细胞。
手术治疗大肠癌后继续化疗,有可能提高术后的5年生存率,也能减少大肠癌复发的机率。姑息性化疗用于晚期大肠癌的治疗。
大肠癌患者的症状
黏液便
黏液便是大肠癌患者非常常见的症状。绒毛状腺瘤常分泌较多的黏液,由其演变而来的大肠癌,常有大便黏液的症状。
腹块
20%~30%的结肠癌患者在确定诊断时可触及腹块。腹块是右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右半结肠癌出现的腹块并不完全是肿瘤本身,常常是肿瘤合并感染,甚至穿孔引起的粘连团块,有时是由于肿瘤引起的肠套叠,后一种情况常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腹部包块。
由于结肠癌的生物学恶性行为一般比胃癌、胰腺癌等为低,因此往往肿瘤可长至相当体积而尚未出现远处转移。
穿孔
当癌灶呈深溃疡穿透肠壁时可发生穿孔。其中一半穿孔进入腹膜腔可造成腹膜炎,其余的则局部形成脓肿或蜂窝组织炎。有穿孔的病人预后差,癌细胞播散种植,日后局部复发多见,死于癌的危险性为无穿孔者的3.4倍。
了解了大肠癌的治疗方法和症状,我们应重视其危害。外科治疗可切除癌肿,化学药物治疗能阻止扩散等。患者常有黏液便、腹块等症状,穿孔则预后差。平时要注意饮食控制,做好调理,以助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