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不适常见,如痛经、头痛等。虽多数女性经期无感,但也有不适。小腹发胀、腰部酸痛、情绪不稳、易困乏等,都是经期表现。正确面对,可减轻疼痛,如喝红糖姜水、热敷等。经期适当休息,合理安排事宜,让经期更舒适。
经期不适的四大表现
1. 小腹发胀、疼痛
在月经来潮前,由于生理变化,神经敏感的女性会感觉小腹有稍微的肿胀。来潮开始的前两天,如果经血较少,这种胀感还会持续,等行经顺畅后这种酸胀感自然就消失了。
但如果每次月经来潮都有较明显的酸胀感,而且人也感到不适,触摸小腹有压痛感,有的女性身体体质虚弱,气血虚弱,行经时经血稀淡,则要加强营养,调节气血了。
如果你在月经期感到腹痛,可以喝一杯烫烫的红糖姜水,或采取俯卧位休息,也可在下腹部放一个热水袋,轻微活动一下也有助于排出子宫内的充盈物,从而缓解疼痛。
2. 腰部酸痛
在行经期,多数女性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下腹胀痛或腰部酸痛。在行经期的第一天和第二天,腰部酸痛比较严重,此后几天里,伴随着子宫内充盈物排出体外,盆腔内的脏器充血减轻,腰腹部不适自然缓解。
3. 情绪不稳定
有的女孩会发现自己在月经期前几天里会突然发生情绪变化,表现为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精神紧张,缺乏自信,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延续到整个月经期。
这时一定要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动行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4. 容易感到困乏
一般来说,女性在行经期会比平时更容易疲劳,困倦,这是由于女性的体力随着月经周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女性在月经来潮前8-9天体力逐渐上升,直到月经来潮前1-3天体力达到高峰,而体力在月经来潮后开始急剧下降,人体无法适应这种急剧变化,全身极易感到疲劳,乏力,等到月经结束后体力才能逐渐恢复。
月经结束后3-5天体力比平时稍高,此后又很快回复到正常水平,直到下一次月经的到来。
因此,在月经期间不要对自己的体力有太高的要求,不要过分劳累,要适当休息,如果条件容许,不妨把那些需要高体力,动脑力的事情放在自己体力最好的时间去做。
经期不适虽常见,但不必过于担忧。不同表现各有特点,腹胀、酸痛、情绪不稳、易困乏等,了解后可正确应对。如腹痛可喝红糖姜水等缓解,适当休息能减轻不适,让经期更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