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强调养生从护阳气始,“病从口入”,饮食不当易损阳气。冷饮、海鲜、水果、绿茶等,虽看似平常,却易伤阳。晨起一杯凉开水也误区重重,正确应饮温开水,养生需注意饮食的节制与适宜。
中医养生:慎食寒凉,护养阳气
冷饮,请敬而远之
炎炎夏日,冷饮似乎是消暑解渴的最佳选择,但中医认为,过量饮用冷饮会损伤人体阳气。冷饮进入体内,会刺激肠胃,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造成阳气亏虚。尤其对于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应该尽量避免冷饮,否则容易出现手脚冰凉、腹泻等症状。
男性常饮冰镇啤酒,女性喜食冰激凌,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阳气受损。为了抵御寒凉之气的侵袭,人体会耗费大量的阳气,进而影响健康。因此,夏季消暑,可以选择一些温热的饮品,比如温热的绿豆汤、酸梅汤等,既能解渴,又能补充阳气。
海鲜,请食有节制
海鲜类食品,虽然美味,但多数属于寒凉之性。除了鱼、虾、鲍鱼等少数温热之性海鲜,像螃蟹、蛤蜊、生蚝等大部分都是寒凉的。过量食用寒凉海鲜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胃痛、腹泻等症状。因此,食用海鲜要适量,且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吃太多:一次食用量不要过多,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2、蘸姜汁食用:螃蟹等寒凉海鲜,最好蘸着姜汁食用,姜的温热之性可以制约海鲜的寒凉之气,减轻对脾胃的损伤。
3、注意体质:体质偏寒的人,更应该谨慎食用寒凉海鲜,最好选择温热之性的海鲜,或在食用寒凉海鲜时搭配温热的食物。
水果并非越多越好
水果大多属于凉性,如西瓜、梨、脐橙等。很多人为了减肥,常常以水果、蔬菜为主食,忽略了五谷、肉类等温热性食物的补充,长期以往会导致阳虚寒盛,出现痛经、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甚至闭经等症状。这是因为人体得不到阳气补充,而大量水果又会不断损伤阳气,最终导致寒邪留滞于子宫内,形成“宫寒”。
因此,水果的食用也应该有节制,不要贪多,更不能空腹食用。饭后适量食用水果,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避免损伤阳气。
绿茶,饮用有度
绿茶的性质偏寒凉,虽然有清热去火的作用,但过量饮用会削伐人体的阳气,导致阳气不足。特别是空腹饮用绿茶,茶的寒凉之性会直逼下焦,损人真阳,容易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
与绿茶相比,红茶的性质偏温热,更适合体质偏寒的人饮用。正确的饮茶方法是在饭后饮用,既有助于消化,又能清解火热,且对人体没有损伤。
晨起一杯凉开水的误区
晨起空腹饮用凉开水,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不利于健康。正确的做法是喝温开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温养脾胃,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此外,早上起床后,还可以喝一杯温热的生姜水,生姜性温,可以温中散寒,暖胃驱寒,更有益于健康。
综上,养生保健需从保护阳气入手。饮食方面,冷饮、海鲜、水果、绿茶等都要适度,空腹不宜饮用凉性饮品,晨起宜喝温开水。避免因饮食不当损伤阳气,维持身体的健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