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卧推握距影响锻炼效果与部位,不同握距健身效果各异。如何把握?方法有二:一是常用握距加宽窄握距训练;二是极度握距每组不同。握距分宽、中、窄,各有作用,还需注意腕关节等。其正确做法包括平板、下斜、上斜等多种。
杠铃卧推握距的把握
杠铃卧推握距的训练方法
杠铃卧推握距是决定锻炼效果和锻炼部位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握距会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为了获得更显著的训练效果,建议尝试以下两种方法:
1、使用你平常用的握距做三组,然后采用宽握距和窄握距进行1-2个额外组的训练。
宽握距比你的标准握距向外15-20厘米,窄握距则将双手之间仅分开约20-25厘米。这种训练方法可以针对不同握距进行刺激,提升训练效果。
2、对每个工作组采用极端的握距。
第一组使用惯用握距,第二组使用宽握距,第三组使用窄握距,重复次数、重量和组间歇时间保持一致。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锻炼胸肌不同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在改变握距时,腕关节和肩关节脆弱的人需要格外小心。
不同杠铃卧推握距锻炼的部位
1、宽握距(大于肩宽一拳以上):
宽握距主要刺激胸肌外延,对于肌肉形状较差或肌肉厚度不足的人群来说,可以有效地增加胸肌面积。无论采用何种角度,宽握距都能有效地锻炼胸肌外侧。
2、中握距(杠铃卧推握距与肩基本同宽):
中握距可以有效刺激整个胸肌的厚度,同时也是最容易举起重量的握距。对于缺乏胸肌厚度的训练者,中握距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
3、窄握距(双手握距小于肩宽一拳):
窄握距可以刺激胸肌内侧,但需要关注顶峰收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由于窄握距会牵扯三头肌发力,因此要确保肌肉有明显的感觉。如果想要锻炼三头肌,双手握距最好保持在20厘米以内,并注意保护腕关节。
杠铃卧推的正确做法
1、平板杠铃卧推:
平躺在卧推凳上,双脚自然地放在地上。调整身体的前后位置,使眼睛位于卧推架上杠铃的正下方。握距比肩稍宽,从卧推架上取下杠铃。慢速下放杠铃,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然后推起杠铃回到起始姿势,如此重复。
2、下斜杠铃卧推:
躺在30-45度的下斜训练凳上。握距比肩稍宽,先向着天花板的方向竖直举起杠铃。慢速下放杠铃到乳头下缘,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然后推起杠铃回到起始姿势,如此重复。
3、上斜杠铃卧推:
躺在上斜训练凳上,握距比肩稍宽,先向着天花板的方向竖直举起杠铃。慢速下放杠铃,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然后推起杠铃回到起始姿势,如此重复。
4、反握平板杠铃卧推:
平躺在卧推凳上,双手反握(虎口向外)杠铃,握距比肩稍宽,从卧推架上取下杠铃。慢速下放杠铃,直到杠铃几乎碰到胸肌中部。然后推起杠铃回到起始姿势,如此重复。
5、史密斯机平板卧推:
躺在平板训练凳上,使肩部正对史密斯机的杠铃杆。握距略大于肩宽,下放杠铃,直到上臂与地面平行为止。然后推起杠铃回到起始姿势,如此重复。
不同握距的杠铃卧推能锻炼不同部位,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方法多样,如常规握距加宽窄握距训练等。宽握刺激胸肌外延,中握增厚,窄握练内侧。正确做法有平板、下斜、上斜等多种,反握和平板也可尝试,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