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有益健康,但不当运动易致身体不适。常见不适症状有头晕目眩、口渴恶心等。这些症状可能暗示着不同身体部位的问题,如脑供血不足、运动过度等。了解这些,有助于及时调整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过程中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
头晕目眩
在健身活动中,除开始练习某些旋转动作外,都不应出现头晕的感觉。
若发生持久或短暂的头晕、恶心,是脑供血不足的信号,要及时进行心脑血管系统和颈椎方面检查。
口渴恶心
运动后会感到口渴,这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摄入足够的水,仍不止渴,同时小便过多,就不是正常现象了,是运动过度的先兆,应暂停运动,同时检查胰腺功能。
喘息气粗
急促的呼吸会发生在剧烈的运动中,随着运动的不同强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喘,经休息可恢复正常,这属正常现象。
如轻微活动就喘,且休息时间很长还不能恢复,这可能是肺受损的信号,肺受损则气粗,肺气虚则喘息无制。
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停止活动。
饥饿难耐
激烈运动后,暂不想吃饭,休息后才会恢复食欲,这是正常现象。
如果长时间不想吃饭则不是正常现象,应检查消化功能。
运动后食欲增加,属正常现象,但若食量骤增且持续,应检查胰腺功能。
关节疼痛
若发生在关节或关节附近疼痛并有关节功能障碍,应考虑韧带是否拉伤。
此外,由于女性力量较弱,进行运动时很容易发生膝关节半月板受伤。
头痛
在一切正常进行的体育活动中或活动后都不应有头痛感。
出现头痛时,应停止活动,侧重于神经、心脑血管系统检查。
精神疲惫
是肾虚的表现,同时要考虑肝脏是否受损。
因此,肝病患者应减少运动量,如减轻活动量仍感持久疲乏,应检查肝脏和循环系统。
四肢无力
健身后没有力气是正常现象,一般活动后休息15分钟左右应有所恢复,如果持续数日不能恢复,则是脾受损的信号,因为脾主四肢肌肉,如伴有胃胀不食就更应减少运动量。
大量出汗
运动一般会出汗,如果运动过度,前胸大汗,同时伴有气短,则可能是心脏受到影响的信号,此时应立即停止剧烈运动。
肌肉酸痛
刚开始活动的人、长久停止活动又恢复活动的人或变换新的活动内容的人,都会出现某部位肌肉酸痛,属正常现象。
如果肌肉持续酸痛不止,则要检查肌肉软组织是否受损。
运动过程中常见身体不适症状多样,头晕目眩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口渴恶心可能运动过度,喘息气粗可能肺受损等。这些症状提醒我们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运动,避免过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