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突发高烧后退烧出疹,可能是婴儿玫瑰疹。此病由人疱疹病毒 6 型引起,2 岁内孩子易感染,四季可发,冬春高发。家长需了解其症状、治疗及护理,加强护理,多休息、喝水,物理降温等,可助宝宝早日康复。

婴儿玫瑰疹的症状和护理

婴儿玫瑰疹的症状

婴儿玫瑰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发热性疾病,由人疱疹病毒6型造成,传染性不强,一般2岁以内的孩子比较容易感染发病,尤其以1岁以内的小宝宝最多见。玫瑰疹的发病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突然退热,身上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这种病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冬春季节是发病高峰。得病后基本都能获得持久免疫力,极少二次得病。
1. 发热: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后自然骤降。
2. 皮疹:热退疹出,皮疹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能融合成一片,用手压疹子会消退。疹子最早出现于颈部和躯干,很快遍布浑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就会消退,不留下色素斑。
3. 其他症状:在出疹前,孩子会出现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泄,同时周围淋巴腺普遍增大,以枕后淋巴腺肿大较常见,大小如豌豆,没有压痛感。

婴儿玫瑰疹的治疗

治疗婴儿玫瑰疹并不难,因为正常的的情况下,宝宝得了玫瑰疹并不会出现肠胃道、呼吸系统等并发症。正常情况下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要加强护理。
1. 休息:让患儿多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2. 降温:如果孩子高烧超过38.5℃度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并适当应用退热剂,防止高热惊厥。
3. 卫生:保持皮肤的卫生,高热带来的汗渍要擦掉。
4. 补充水分:多给宝宝喝开水吃流质食物,补充水分,适当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兰根冲剂,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5. 就医:但是当宝宝高热不退,精神差,出现惊厥、频繁呕吐、脱水等表现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损害。

预防婴儿患上玫瑰疹

预防婴儿患上玫瑰疹,主要是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宝宝要多运动,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与过多的人接触,也尽量避免让宝宝与他人亲密接触。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宝宝要勤洗手,妈妈们也要保持家里环境清洁以及通风。

家庭护理

高热降温

宝宝玫瑰疹初发阶段,宝宝体温如果超过38.5度的话,最好为宝宝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候可以服用少量退烧药,比如说宝宝有高热惊厥的时候。物理降温比较好的办法有冷敷以及泡温水浴。冷敷法就是在冷水中浸湿毛巾,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几块毛巾交替使用。温水浴法就是采用低于体温2℃的水进行洗浴。

饮食

如果宝宝食欲不佳不要过分勉强。给宝宝多喝些温开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从而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给宝宝吃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乳、果汁、肉汤、粥、汤面、馄饨等;绿豆扁豆粥有解毒的功效,患有玫瑰疹的宝宝可以多喝。准备绿豆50g、扁豆30g、大米30g、冰糖少量。将扁豆洗净,绿豆和大米用水浸泡2小时备用。将绿豆、白扁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焖煮30分钟。放入大米,用中火进行焖煮,煮至米粒开花,汤浓粥稠时,调入冰糖即成。

就医

当宝宝出现幼儿急疹症状时,父母不要着急带宝宝去医院,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宝宝出现幼儿急疹症状后应多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同时注意隔离。

环境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室温不要太高。同时,宝宝的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以保证皮肤能够有效地出汗和散热。宝宝出汗后要及时调换衣褥的薄厚,避免身体受凉。

宝宝患婴儿玫瑰疹无需过度担忧,一般热退疹出,加强护理多休息、喝开水、用物理降温等可自行好转。提高免疫力、注意卫生能预防,家庭护理各方面需注意,愿宝宝健康成长。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