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爱健走,这是简单又廉价的健康运动。它能放松心情、提心肺,还享自然。但健走有误区,需注意腰背、小腹等细节。健走好处多,可防多种疾病,还能降血压等,让老人更健康。
老人健走的好处
1. 预防心脏病
每周健走3小时以上,可降低35~40%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即使没法天天健走,利用短时间走路累积也可有一定成效。
2. 预防动脉硬化
持续20分钟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烧体内中性脂肪,增加HDL的量,预防动脉硬化。
3. 健走避免脂肪肝
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环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脏的众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谢功能就好。
4. 预防治疗糖尿病
一天轻快健走1小时,对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效果。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配速,同时最好随身携带点心,补充能量防止低血糖。
5. 远离乳癌威胁
一周运动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运动就是健走。
6. 预防老年痴呆
60岁以上银发族,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钟以上的健走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
7. 健走能降血压
步行可以减少荷尔蒙分泌,因而减少血压上升的机会。高血压患者应先跟医生沟通了解身体所能负荷的状况,从散步开始,逐步进展到健走,但每次还是要持续30分钟以上。
8. 走出好骨质
除了多摄取含钙食物外,运动不可减,健走更理想。需持续的走,朝天天一万步的目标迈进。
9. 消除压力,帮助睡眠、纾解忧郁
多用双脚,能改善体内自律神经的操控状态,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切换更灵活,有助于消除压力,更轻易入眠。
老人健走要注意的问题
1. 腰背不直
健步走时,身体尽量端正,颈椎、脊椎成一直线,眼睛不要往上看或者往下看,最好能直视前方。要注意肩膀放松,不要刻意保持一种固定的健步走姿势,以免颈肩部出现不适。
不少喜欢健步走的人一开始还能做到抬头挺胸,但时间一长,懒散下来又变成“弯腰驼背”,长期如此,肩颈难免酸痛不适,有腰椎疾患的人更不适合。
2. 不收小腹
挺着小肚子走路,不仅姿势不好看,且走起来吃力,不容易达到瘦身效果。健步走的时候注意慢慢收紧小腹,再随着运动的频率慢慢舒展,一收一舒之间能很好地锻炼腹部肌肉。
3. 肢体乱扭
有人健步走的时候喜欢晃动手臂,觉得可以增加运动量。实际上,如果手臂摆动幅度过大,但步伐又不能保持一致,反而会降低健步走的有效锻炼水平,会越走越累,速度越来越慢。
正确的做法是手臂放松,让手腕自然前后摆动,不要比肩高。
4. 负重行走
有些健走者背着双肩包等物品,如果背太重的东西,膝盖承载过重,容易受伤,负重应以行走时不觉吃力为宜。
5. 疾走急停
很多人没做热身运动就出发,容易拉伤肌肉。因此健步走前适度拉伸,足部有些发热时,可以递增速度。想休息时也不要急刹车,停下来之前就应放缓速度。
6. 好高骛远
入门者或很久没运动的人,往往忽略体力及身体状况,将目标设定得太高,反而造成负担。
行走的速度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状态,每天快走半小时至40分钟,走到“细汗微出”,年轻人心跳一般不超过130次/分钟,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超过120次/每分钟,强度以感觉呼吸、心跳有点加快,微微出汗为准。
7. 戴着耳机
对平衡能力差的老人来说,戴着耳机健步走会加大他们摔跌风险。
最好不要戴耳机健步走,可以自己轻哼歌曲,缓解疲劳。如果一定要戴耳机,音量以能听清旁边人正常讲话声音为宜。
老人健走好处多,能防多种疾病。但要注意姿势,腰背挺直、收紧小腹等。还要避免负重行走、疾走急停等误区。坚持健走,让老人拥有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