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引领,健身热潮涌动
内蒙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全民健身活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内蒙古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在政策层面持续发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的 33 件民生实事,充分彰显了对群众体育的高度重视。其中,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 20 个、群众滑冰场 28 个、“乒乓球进社区” 项目 150 个,这些具体举措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健身场所和活动选择。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更是积极行动,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打造全民友好型运动空间。2024 年民生实事体育项目覆盖 12 个盟市 73 个旗县区,涵盖边境旗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切实提升项目辐射范围和群体。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群众 “家门口” 的体育场地供给,也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的引领如同强劲的东风,在内蒙古大地上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出家门,投身到各种体育活动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从城市的体育场馆到乡村的健身场地,处处都能看到人们活力四射的身影。内蒙古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国家全民健身战略,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体育公园,打造健身新空间
(一)天骄体育公园,居民幸福新场所
呼和浩特市天骄体育公园于今年 8 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总建设面积达 10.4 万平方米。这里包含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健身步道、儿童活动设施、健身广场、轮滑区、棋苑区等 8 大功能区,为市民提供了集运动、休闲、娱乐、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体育公园的建设有三大特点,一是运动休闲,打造 10 分钟便民健身圈,让居民出门不远就能享受健身的乐趣;二是生态绿化,提升城市宜居和品位,整个园区绿意盎然、色彩斑斓,令人心旷神怡;三是将公园与体育结合,是城市公园发展的最佳趋势之一。自开放以来,天骄体育公园已支持举办多场全民健身活动,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又一好去处,极大地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幸福感。
(二)一机体育公园,提档升级惠民生
包头市的一机体育公园是提档升级类项目。一机体育公园 2014 年投入使用,至今已近 10 年。今年针对场地地面破损、围网锈蚀、缺少休息座椅和照明设施等问题,包头市体育局支持一机集团公司进行改造。更新了公园气膜羽毛球馆 10 片场地、6 个标准的透水混凝土篮球场地和照明设施、6 片沙土网球场地、1 个五人制笼室足球场和 1 个标准 400 米跑道的室外体育场,新安装儿童健身器材一套,新铺设健身步道 0.2 公里。目前,包头市已完成 46 个公园广场体育场地设施的更新改造。一机体育公园的提档升级,为居民提供了更优质的健身体验,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三、国球进社区,燃起健身热情
(一)库伦旗乒乓球赛,搭建交流平台
前不久,通辽市库伦旗教育体育局主办的 “国球进社区” 活动暨库伦旗 2024 年社区乒乓球比赛在库伦旗全民健身中心圆满落幕。此次比赛吸引了来自 9 个社区和居民综合服务中心的 40 多位选手踊跃参与,比赛项目设为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在激烈的角逐中,居民综合服务中心、风水山社区、阿路西社区斩获男子团体前三名;养畜牧社区、福缘寺社区、山水人家社区分获女子团体前三名。乒乓球作为国球,在库伦旗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次活动不仅为众多乒乓球爱好者搭建了交流技艺、相互切磋的平台,还进一步推动了乒乓球运动在社区的广泛普及与发展。同时,精彩的体育活动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友好交流与互动,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社区氛围。
(二)各地积极响应,普及乒乓球运动
今年以来,“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 活动在内蒙古各盟市广泛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在全区各盟市的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增设了乒乓球台 400 个,并配套建设了乒乓球运动场地。例如,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街道在金沙、江林、水苑、惠民社区配置了 14 张乒乓球案,为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利;包头市成功申领到 45 套乒乓球台及其配套设施,陆续在各社区、公园广场安装调试完毕并向市民开放使用。此外,锡林浩特市积极组织 “国球两进” 申报工作,完成草原公园、植物园、锡林广场带状公园、那达慕游园、花园社区 5 处共 15 套乒乓球台安装工作。各地的积极响应不仅夯实了乒乓球硬件资源,依托丰富的场地资源开展的乒乓球赛事也为群众生活增姿添彩。同时,“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 活动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起,旨在通过 “小切口” 改善 “大民生”,进一步推动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丰富群众健身活动空间,满足百姓多样化健身活动需求,激发了群众的运动热情。
四、健身设施全面提升,畅享运动生活
内蒙古在健身设施方面积极采取多项提升行动,致力于为广大群众打造更加便捷、优质的运动环境。
(一)新建改扩建,丰富健身场地
2024 年,内蒙古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中心 6 个、体育公园 20 个、群众滑冰场 28 个、“乒乓球进社区” 项目 150 个。这些项目覆盖 12 个盟市 73 个旗县区,其中涵盖边境旗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切实提升了项目辐射范围和群体。此外,2023 年,内蒙古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任务,在全区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 36 个、全民健身中心 32 个、滑冰场 33 个、多功能运动场 103 个、健身步道 335 公里,覆盖 12 个盟市 89 个旗县,涵盖了 20 个边境旗县和 10 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提升了全民健身均等化水平。
(二)场馆开放,提升服务水平
内蒙古全区 132 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覆盖 70% 以上的旗县(市、区),年均服务健身群众 3000 万人次以上。场馆服务周到、项目多元,极大缓解了公共体育场馆特别是基层场馆的运营管理压力,场馆开放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2024 年,内蒙古将继续支持全区 144 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探索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同时,启动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改造工作,实现人流量数据实时统计功能,并和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联通,对场馆场地运行及客流量实现动态监控,科学评估场馆开放服务情况。
内蒙古通过一系列健身设施提升行动,让更多群众能够畅享运动生活,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