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易生病,因夏季消耗大且秋季气候多变。今天聊“秋补”防常见病及多种方法。出伏后 30 天易生心脑血管、呼吸道等病,秋季应养阴防燥、适度滋补等。还有中药调养、泡脚养生等多种“秋补”秘方助健康过秋。

出伏后常见疾病及中医“秋补”策略

出伏后30天的高发疾病

出伏后30天,由于昼夜温差加大,气温波动频繁,人体容易出现不适,引发多种疾病。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
1、心脑血管疾病:昼夜温差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减慢,从而引发头痛、头晕、中风、胸痛等。
2、呼吸道疾病: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引发感冒、鼻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部分疾病还与季节性过敏有关。
3、消化道疾病:秋季易出现胃肠疾病,例如秋季腹泻、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
4、流感及其他传染病:流感是秋季高发传染病,此外,水痘、肺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以及病毒性腹泻和手足口病也较为常见。

中医“秋补”方法

食疗养阴防燥

中医认为秋季养生应注重养阴防燥。建议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例如:
1、梨: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
2、蜂蜜:滋阴润燥,缓解秋燥症状。
3、银耳:润肺养阴,滋补身体。
此外,秋季进补应适度,不宜大补,选择易消化且滋阴的食物,例如清蒸或炖煮的鸡肉。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适当增加粗杂粮(如薯类、山药),并注意蛋白质的多样化。健脾益气也很重要,可以选择百合、莲子、山药等食材。避免辛辣和生冷食物,以免损伤津液和伤害脾胃。

多种“秋补”秘方

除了食疗,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秋补”:
1、中药调养:可以选择单味药材,如人参、黄芪、当归、枸杞等泡茶或炖汤;也可以选择复方制剂,如四君子汤、十全大补汤等,需根据个人体质调配
2、泡脚养生:使用生姜、花椒、桂皮等具有温经通络作用的药材煎煮后泡脚,有助于驱寒保暖,促进血液循环
3、针灸按摩:针灸刺激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按摩促进气血流通,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缓解肌肉紧张
4、养生功法:练习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有助于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5、保持湿度:秋季气候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一盆水,保持适当的湿度
6、药酒养生:用枸杞、红枣、人参等药材泡制药酒,适量饮用可以起到滋补作用,但需注意用量和自身情况

出伏后易生病,中医“秋补”来防。秋季常见疾病多样,需注意温差、润燥等。可通过食补养阴、中药调养、泡脚养生等多种方法“秋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让我们健康过秋。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