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常现手工食品,它真的安全健康吗?手工食品存在 3 大问题:脱离监管鱼龙混杂,未必适合肠胃,“无添加”难做到。专家称“天然”未必安全,营养未必更丰富,别盲目迷信手工食品。

手工食品的三大问题

1. 脱离食品监管体系

手工食品,如蛋糕、月饼、小龙虾、牛轧糖等,大多脱离了正规食品检测,缺乏监管。因此,市面上充斥着鱼龙混杂的食品,很难保证其安全。这些食品可能掺杂着有害物质,人们在不确定食品安全的情况下摄入有害物质,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2. 不一定适合食用

很多人认为天然的食材就一定好,并认为使用纯天然食材制作的手工食品更加健康。其实,并非所有天然食材都适合人们食用。例如,牛奶需要经过人工加工、消毒、过滤,才能确保安全。天然牛奶可能含有病菌或蛋白质结构不合理,长期饮用对健康不利。

3. “无添加”并非真实

“无添加”只是手工食品的一种营销方式。在现代社会,想要食用完全没有添加剂的手工食品几乎不可能。在手工食品的制作过程中,盐、油、酱油、醋等各种调料都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些调料都属于食品添加剂。

手工食品的安全问题

不少商家声称纯手工食品采用的是纯天然食材,因此更安全,可放心食用。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1. 即使是真正的纯天然食品,也不一定更加安全。专家指出,真正的野生动植物往往完全脱离了食品监管体系,传播疾病或毒害性命的可能性更大。
2. 纯天然食品的营养价值并不一定比人工养殖、培育、加工后的食材更高。专家认为,过分追求“纯天然”并不能摄取更多营养。
3. 例如,有些妈妈担心奶粉的安全问题,选择给孩子食用鲜奶,但实际上,配方奶粉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了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结构更科学,更利于吸收。

手工食品看似天然,实则存在诸多问题。脱离监管,鱼龙混杂;未必适合肠胃;所谓“无添加”也只是营销。专家提醒,“天然”未必安全,营养也未必更丰富。别盲目追捧手工食品,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