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常对宝宝出牙时的反应手足无措,其实这阶段宝宝会有流口水等多种表现。如流口水要注意卫生,脸颊发红需及时擦拭,牙龈肿痛可按摩牙床等。同时要关注宝宝情绪和睡眠,若有发烧、拉肚子等情况要进一步检查确诊,注意口腔卫生对长期牙齿健康很重要。

宝宝出牙期的常见问题

流口水

宝宝在6~7个月大时,乳牙开始萌出,会刺激三叉神经,增加口水分泌量。由于宝宝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因此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应对措施:
1、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纸巾及时擦掉口水。
2、衣领、衣襟要勤换、勤洗。
3、保护宝宝下颌、前胸的皮肤,可垫一块干净的纱布或围嘴等。

脸颊发红或长红色斑点

多数是由于唾液与面颊、下颚、颈部、胸部的皮肤接触,导致出现微肿的红色皮疹。
应对措施:
1、一旦发现宝宝流口水,要及时擦拭,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爽。
2、勤换手帕,尽量少让唾液和面颊部、胸部等皮肤接触。

牙龈肿痛或痒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长牙疼痛期,一般有牙痛、牙痒、爱啃咬东西等表现。因为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刺激,宝宝的牙龈便会产生这些不适。
应对措施:
1、妈妈洗净自己的双手,用一根手指轻轻地按摩宝宝的牙床,这对减轻疼痛非常有效。

爱哭闹、脾气坏

宝宝出牙时会表现得容易烦躁,也是正常现象。当然要首先排除宝宝是不是缺钙,因为缺钙也会出现易激惹、烦躁不安等症状,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查一下微量元素。
应对措施:
1、出牙期宝宝哭闹、脾气坏,家长要温柔地安抚,多花些时间陪他玩耍,让宝宝专注于游戏中,以分散注意力,减轻不安。

睡不安稳

出牙期的确会心火旺,如果再加上天气热,身体内部有火气、容易上火,心情烦躁,自然会睡不安稳。出牙前后有些情绪上的波动一般也是正常的。
应对措施:
1、只能等宝宝的牙齿顺利长出来才能缓解,晚上大人陪着宝宝睡,摸摸宝宝的小手、拍拍后背,让他心平气和些,相对会睡得安稳些。

发烧、拉肚子

有的宝宝在长牙时,发烧次数会增加,但这不是绝对的。长牙本身并不会造成发烧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长牙阶段,宝宝的牙龈会痒,喜欢咬东西,如果咬到不清洁的东西就可能造成喉咙或胃肠道感染,引起发烧或拉肚子。一些宝宝还会因为唾液性质和数量产生变化而导致胃肠反应,引发呕吐和轻微的腹泻。
应对措施:
1、平时可以给宝宝多喝点温热的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2、由于宝宝胃肠功能调节性差,一旦喂养方式发生改变,受到病菌侵袭,就容易诱发腹泻。
3、如果宝宝有发烧、拉肚子的现象,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诊,找到腹泻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宝宝出牙期的口腔卫生

在宝宝出牙的时候,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因为这会影响孩子长期的牙齿健康。

宝宝出牙阶段会有多种反应,如流口水等。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卫生等。牙龈肿痛可按摩牙床,爱哭闹多安抚。睡不安稳可陪睡安抚。长牙时发烧、拉肚子要多注意,及时检查确诊。要重视宝宝出牙时的口腔卫生,关乎长期牙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