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气功讲究三步,调心、调息、调身。调心要排除杂念入静;调息要做到“细、静、匀、长”;调身保持一定姿势。同时要注意姿势、五官要求及练功须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自然舒适。
气功练习的三步法
第一步:调心——掌控意识,进入静谧
气功修炼的第一步是调心,核心在于调整和控制意识思维活动。这需要排除杂念,达到“清心寡欲”的入静状态。
1、 选择清净的环境,时间和地点最好固定。
2、 练功前排空大小便,宽衣解带,避免干扰入静。
3、 入静的方法是通过意守,将“胡思乱想”转化为“静思专想”,最终达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的境界。这是一种动中求静的方法。
4、 意守常用方法是结合呼吸意守“丹田”。意守呼吸即调息;意守“丹田”(肚脐下1.5寸的气海穴)则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此。两者结合即为“气贯丹田”。
5、 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膈肌下降,小腹外鼓,气至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这能温和按摩胸腹腔内脏器官,改善血液循环。
6、 初练时难以快速入静属正常现象,不必急躁,熟能生巧。
第二步:调息——调整呼吸,辅助入静
调息是调整和控制呼吸,辅助调心和意守入静。基本要求是呼吸要“细、静、匀、长”,最终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界。
1、 练习时顺其自然,切勿急于求成,以免偏差。
2、 调息配合调心和意守,共同作用于入静。
第三步:调身——调整体姿,配合入静
调身是调整和控制身体姿势,辅助入静。长时间保持静态姿势能调整全身血液分配。
1、 气功调身包含行、走、坐、卧、做五种练功姿势,即“阵地功”和“游走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 原则为“以自然为高,以舒适为法”。
3、 练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静,身要松(放松)”,并灵活调整动静、快慢、松紧等。
4、 初练者“有意之调”,熟练后则过渡到“无意之调”。
5、 总的来说,练习气功需“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舒适自然,循序渐进”。
气功练习的注意事项
姿势
1、 盘腿坐式:包括双盘、单盘和自由盘,双盘难度较高。
2、 垂腿坐式:坐在合适的椅子上,大腿水平,小腿垂直,两膝间可放下两拳。
对五官的要求
1、 口腔:自然闭合,舌尖轻抵上颚,唾液分泌过多时可吞咽。
2、 眼睛:闭目内视,心绪不宁时可睁开片刻,再闭目继续。
3、 耳朵:留意呼吸,保持自然。
4、 呼吸:自然呼吸,不可刻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避免用口呼吸。
练功须知
1、 环境:安静即可,不必过于苛求。
2、 避免在饥饿、饱腹、愤怒、惊吓等情绪波动时练功,风雨雷电天气也应暂停。
3、 真气运行无需刻意引导,自然充盈时自会运行。
4、 练功中可能出现幻觉和触动(如冷热、麻痒),无需惊慌。
练习气功需遵循调心、调息、调身三步,注重环境、姿势等细节。口腔、眼睛、耳朵等五官有特定要求,呼吸要自然。练功须知包括安静环境、避免情志冲动等。练功时可能出现幻觉触动,勿惊勿惧,坚持“积极主动,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