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20 年,50 岁以下患前列腺癌人数增近六倍。前列腺癌多发于欧美,分多种类型。55 岁后发病率上升,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症状多样。年轻患者病情易晚期,家族史、不良饮食等会增加风险,定期检查可预防,了解治疗方案很重要。
前列腺癌发病现状及高危人群
年轻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
近二十年来,诊断出前列腺癌的年轻男性人数增加了近六倍。这使得了解前列腺癌对50岁以下男性尤为重要。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亚洲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前列腺癌类型及发病年龄
前列腺癌主要包括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腺鳞癌等类型,其中腺癌占95%以上,是最常见的类型。
前列腺癌发病年龄在55岁前较低,55岁后逐渐升高,70~80岁为高峰年龄。
家族遗传性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早,年龄≤55岁的患者占比高达43%。
前列腺癌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及压迫症状
前列腺癌早期通常无典型症状或症状轻微,难以察觉。
随着肿瘤生长,可能出现压迫症状,例如:
1、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
2、尿线变细、射程变短、尿流缓慢、尿不尽。
3、尿频、尿急。
4、肿瘤压迫直肠,引起排便困难或肠梗阻。
5、肿瘤压迫输精管,导致射精缺乏。
转移症状
前列腺癌转移后,症状更为明显,例如:
1、血尿、血精、阳痿。
2、盆腔淋巴结转移可引起双下肢水肿。
3、骨转移常见,表现为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截瘫。
4、侵犯骨髓,引起贫血或全血象减少。
前列腺癌的预防与治疗
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年轻男性前列腺癌更具侵略性,且更容易致命。这与以往多见于70-80岁老年男性,肿瘤生长缓慢的情况截然不同。
1、家族遗传史是重要的高危因素。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父亲、兄弟、叔叔或爷爷)的男性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且可能有多名亲属患病。
2、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食用过多红肉、油炸及加工食品、饱和动物脂肪以及摄入过多的乳制品,会增加患病风险,加速癌症发展。
3、肥胖也是前列腺癌的额外风险因素。
治疗选择及定期检查
1、年轻男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需要权衡手术的潜在副作用(如勃起功能障碍或慢性尿失禁)和疾病进展的风险。
2、40岁以上的男性应该定期进行年度体检,并与医生讨论个人风险因素,确定是否需要进行PSA检测。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治愈率较高。
年轻男性患前列腺癌人数增加,此病需重视。其症状多样,早期多无症状,晚期转移症状明显。预防要注意饮食,少吃红肉等,有家族史更应警惕。确诊后要与医生探讨治疗方案,男性应定期检查,早期治疗治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