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需补充维生素 D,因其对生长发育作用大。天然食物含维生素 D,人体紫外线照射可转化。婴幼儿需求大,母乳含量低,出生 2 周起补,每日约 400IU 至 3 岁。缺乏会致佝偻病等,过量会中毒,日常户外活动 2 小时可满足需求。
新生宝宝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
1. 维生素D的重要性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它能促进钙质吸收,帮助骨骼钙化,增强免疫力,预防佝偻病等疾病。
2. 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求
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快,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很大。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无法满足宝宝的需求,因此需要额外补充。
3. 补充维生素D的时间和剂量
一般建议在宝宝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摄入量约为400IU/天。通常补充至3岁左右即可停止。
维生素D对宝宝有哪些作用?
1. 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
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吸收,帮助骨骼钙化,使骨骼更坚固,预防佝偻病,促进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2. 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D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例如肺炎、腹泻等。
3. 减少钙磷流失
维生素D能减少宝宝体内钙磷从尿液中排出,使钙磷更好地被骨骼吸收利用。
4. 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宝宝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5. 预防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佝偻病的症状包括枕秃、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肋隔沟、O型腿、X型腿等。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1. 天然食物
天然的维生素D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例如鱼肝油、鱼籽、干菜、酵母、蛋黄、奶类、蕈类等。
2. 紫外线照射
人体皮下组织中的胆固醇经过紫外线照射也能转化为维生素D。这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
1. 枕秃
2. 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肋隔沟
3. O型腿、X型腿
4. 出汗多、易苦恼、夜惊
5. 骨骼改变
6. 抵抗力降低,易并发肺炎、腹泻等疾病
维生素D过量中毒的症状
1. 恶心、厌食、烦躁不安、低热、呕吐、顽固便秘、体重下降
2. 血压升高、惊厥、心率不齐、烦渴、尿频、夜尿、甚至脱水酸中毒
温馨提醒:虽然宝宝需要每日补充维生素D,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中毒。建议每天户外活动2个小时,以满足自身对维生素D的需求。
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D 很重要,它能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等。天然食物及紫外线照射可获取,母乳含量低需专门补充,一般出生 2 周开始,每日约 400IU 至 3 岁左右。缺乏会致佝偻病等,过量会中毒,日常户外活动 2 小时可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