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功能试验在月经病门诊常见,其中黄体酮试验可区别闭经程度。常用黄体酮 20mg 肌肉注射或安宫黄体酮口服,停药后 3 - 8 日来月经。阳性表明子宫内膜有增殖改变无分泌期,阴性则提示卵巢排卵及卵泡发育欠缺。

黄体酮试验

黄体酮试验的用途

黄体酮试验是临床常用的内分泌功能试验之一,用于区别闭经的程度。它可以帮助判断闭经的原因是由于卵巢功能障碍导致的无排卵,还是由于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导致的。

黄体酮试验的原理

黄体酮试验的原理是,黄体酮可以促进子宫内膜增殖和分泌,并使其发生周期性变化。如果患者在黄体酮试验后能够来月经,说明子宫内膜可以正常地对黄体酮产生反应,即子宫内膜具备增殖和分泌功能。反之,则说明子宫内膜增殖和分泌功能不足,可能存在卵巢功能障碍或子宫内膜发育不良。

黄体酮试验的方法

黄体酮试验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黄体酮20mg,每日肌肉注射一次,连用4日,停药后3~8日来月经。
2、口服安宫黄体酮4mg,每日3次,连服5日。
3、口服安宫黄体酮10mg,每日一次,连服6日。

黄体酮试验的结果

黄体酮试验的结果可分为阳性、阴性两种:
1、阳性:表明子宫内膜有增殖改变而无分泌期现象,病因可能为无排卵所引起。


2、阴性:表明子宫内膜增殖改变欠缺,提示卵巢既无排卵,卵泡发育也欠缺。

黄体酮试验的意义

黄体酮试验对闭经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闭经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闭经短期继发性闭经的患者,黄体酮试验停药后可来月经(撤药性出血),表明子宫内膜功能正常,可能为无排卵所致,可给予排卵药物治疗。

对于重度闭经的患者,黄体酮试验停药后一般不会来月经,说明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或缺乏雌激素作用,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如雌激素治疗或手术治疗。

黄体酮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内分泌功能试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需要注意的是,黄体酮试验只能帮助医生判断闭经的原因,并不能完全确诊闭经的类型。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检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

黄体酮试验通过不同方式用药,能区别闭经程度,阳性提示子宫内膜有增殖改变无分泌期现象,阴性则表明子宫内膜增殖改变欠缺及卵巢相关问题。此试验在月经病门诊常用,兼具治疗与诊断作用。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