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 C 是人体需求量大的营养素,具多种生理功能。但它易遇“水”“碱”“热”“光线”“氧气”“盐”六大“天敌”而流失。缺乏它会致血液疾病、免疫力下降、白内障等。了解这些,能更好地保存和补充维生素 C,维护健康。
维生素C的“天敌”
水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水溶液状态下更容易流失。例如,清洗蔬菜时,维生素C会从切口随水流失;焯烫蔬菜时,会溶解于水中造成损失等。为了避免维C的过多损失,建议在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
碱
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稳定,而遇到碱特别不稳定,容易被破坏。我们烹调所用的自来水通常也是碱性的,这些“碱”都会影响到食物中的维生素C。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而且可以防止维生素C遭到破坏,如炒土豆丝和炒豆芽时最好加点醋。
热
维生素C很怕热,在焯、蒸、炒、煎、炸等烹调方式下,蔬菜中的维生素C都会有所损失。高温长时间加热的情况下,维生素C损失更多。因此,在烹调时要尽量少用煎炸等烹调方式,旺火急炒能够缩短菜肴成熟时间,从而降低营养素的损失。另外葱、姜、蒜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烹调时,加一些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利于延缓并减少维C破坏。
光线
研究发现,食品暴露于光照下维生素C会损失。烹调原料储存时或烹调后要尽量避免日光照射,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效果会更好。
氧气
维生素C接触到氧气后,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造成损失。而且维C的破坏率随金属的存在而增加,尤其是铜和铁的作用最大。许多蔬菜、水果一旦切开或切碎暴露在空气中,维生素C就被氧化破坏。因此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切开后不能在空气中久存。
盐
烹饪时加入食盐,会导致蔬菜中维生素C被部分破坏;且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C的损失越大。建议做菜时要少加盐、后加盐。最好菜快出锅时再加盐,对保存维C有益。
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致哪些疾病?
血液疾病
耸人听闻的坏血病,让人浑身不舒服的淤血、瘀斑,司空见惯的牙龈出血和萎缩,这些疾病都跟体内维生素C含量不足有关。如果出现这些病症,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C。
免疫力下降
人体免疫力与很多营养素息息相关,维生素C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您是无肉不欢的肉食主义者,请多补充一些新鲜的水果,必要时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些维生素C制剂,以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防止病毒损害健康。
白内障
我们眼睛中的水晶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果日常饮食摄入维生素C不足,极易导致水晶体浑浊,出现白内障。
维生素 C 虽有诸多奇效,但易被“水、碱、热、光线、氧气、盐”六大“天敌”破坏。缺乏它会致多种疾病,肉食者应多补水果。保护好维生素 C,让其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