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哭闹正常且必要,随发育会减少。为何宝宝爱哭?常见 7 原因:要睡觉需安静环境;尿布或衣服不适;饿了需喂奶;想要抱抱;身体不适;冷热不适;还有烦躁肠绞痛等情况。了解这些,能更好安抚宝宝。

婴幼儿哭闹的原因

1. 想要睡觉

新生儿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比如光线、声音等,这些刺激会让他们难以平静,从而导致哭闹。当宝宝想要睡觉时,他们会通过哭来表达自己想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此时,妈妈可以将宝宝转移到安静的房间,宝宝就会慢慢平静下来,并逐渐入睡。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并不是像大人一样,想睡就能睡,他们需要一个适合睡觉的环境和状态。

2. 需要换尿布或换衣服

不要以为宝宝对尿布或衣服没有感觉。当尿布脏了时,宝宝的皮肤会受到刺激,他们会通过哭闹来表达不舒服。不过,有些宝宝对尿布脏了反而会感到舒适,不会哭闹。此外,如果妈妈给宝宝穿太紧的衣服,也会引起宝宝的抗议。因此,当宝宝哭闹时,妈妈要及时检查是否是衣服穿太紧或者尿布脏了。

3. 肚子饿了

宝宝哭闹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肚子饿了。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自己的初乳分泌量,当宝宝哭闹时,尝试喂奶,如果宝宝开始吃奶,就说明是饿了。等宝宝吃饱了,自然就会停止哭泣。如果吃饱了还哭,就要考虑其他原因。

4. 想要抱抱

新生儿需要妈妈多抱抱才能感到安全和满足。当宝宝换尿布或哭闹时,妈妈应该抱抱他们,并给予安慰。等宝宝长大一些,只要知道妈妈在房间或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比较安心。老一辈的人常说宝宝小时候不能太常抱,会惯坏,但其实几个月内的宝宝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宝宝想要抱抱,就应该抱抱他们。每个宝宝对抱的需求不一样,有的宝宝能长时间自己呆在房间玩耍,有的却不行。

5. 身体不舒服

宝宝身体不舒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哭了。这时,妈妈要仔细观察宝宝是否有生病的迹象。生病后的宝宝哭声可能会与平时不同,可能更加急切尖锐,也可能平时爱哭的宝宝突然变得很安静。这些都需要妈妈细心发现,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6. 太冷或太热

新生儿换尿布或洗澡时会哭,一方面是不情愿,另一方面可能是身体感到冷,需要妈妈的拥抱来取暖。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妈妈要加快换尿布和洗澡的速度,让宝宝尽快安静。此外,宝宝穿太多衣服也会感到热,尤其是夏天睡觉时,要少盖点,让手脚凉快一些。宝宝睡觉的房间温度最好控制在23度左右。

7. 其他原因

除了以上6种原因,还有一些原因可能导致宝宝哭闹,比如有些新生儿比较烦躁,难以安抚,哭闹的次数和时间就会多一些,时间久了可能演变成肠绞痛。如果宝宝每天至少哭3个小时,每周至少哭3天,就可能是肠绞痛。虽然面对肠绞痛的宝宝,爸妈会感到很头疼,但也没有什么快速缓解的方法。这种情况一般持续不到3个月,等过了,爸妈就会轻松很多。

婴幼儿哭闹有多种原因,如要睡觉、换尿布等。妈妈需细心观察,及时满足宝宝需求。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初乳分泌,生病时哭声会变。宝宝对冷热敏感,穿衣要适宜。还有些情况如肠绞痛较难缓解,但一般会在 3 个月内过去。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