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传统养生术的魅力

中华传统养生术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它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强调天人相应、顺应自然。正如《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体与自然万物受阴阳五行法则制约,遵循相同的运动变化规律。

传统养生术的身心锻炼方法丰富多样。比如八段锦,作为中华健身气功最早推出的四大功法之一,其特点是形神相合,质朴端庄,松紧结合,舒展柔和,习练时不受空间、场地限制。通过一系列舒展优美的动作,能活动全身关节、肌肉和经络,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提升身体素质。同时,有助于调节呼吸,增加心肺功能,促进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对于心理调节也具有积极意义,能让人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又如胡愔的“六藏导引法”,将道家导引养生术与医家脏腑之说糅合,动作编排科学,配合行气、食疗、时令禁忌等,对不同脏腑有独特功效。肺藏导引法益肺,心藏导引法益心,肝藏导引法益肝,脾藏导引法益脾,肾藏导引法益肾,胆藏导引法益胆。

此外,还有太极拳、咽津等传统运动养生法。太极拳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使呼吸、意念和运动三者和谐统一,长期练习既可强身保健,又可防治许多慢性疾病。咽津则是通过鼓动口腔唾液,再缓缓咽下,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华传统养生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诸多好处,成为了备受人们喜爱的养生方式。无论是追求健康生活的普通人,还是希望改善身体状况的特定人群,都可以从中受益。

二、新书发布会盛况

(一)嘉宾云集

西班牙当地时间 9 月 25 日晚 7 点,西班牙语版《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术》新书发布会暨读者见面活动在巴塞罗那自由之家书店举办。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馆代总领事胡爱民、领事张燕亲临现场,为活动增添了庄重与分量。本书总策划、总主编李洁教授,总主编、作者许峰和肖斌教授也一同出席,展现了对此次新书发布的高度重视。此外,西班牙“知华讲堂”中医科主任、西班牙康普顿大学汉学研究专家白虎教授,格兰塔纳出版社社长凯亮思先生等嘉宾纷纷到场。丛书译者委映星女士主持发布会,中西各界友好人士近百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二)多方期待

格兰塔纳出版社社长凯亮思先生在开场辞中满怀期待地谈到,希望这套书能在西语世界建立起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关于健康生活的对话。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馆代总领事胡爱民在致辞中表示,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部作品将有效地促进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各界人士对这本书寄予了厚望,期待它成为连接中西文化的桥梁,让更多的西语国家民众了解中华传统养生术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中关于健康生活的智慧。正如书中所呈现的八种养生术——易筋经、古音六字诀、逍遥功、八段锦、天柱导引功、松柔功、六合功和放松功,它们不仅是养生的方法,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望在西语世界绽放新的光彩。

三、传统养生术特点

(一)融诸家之长

传统养生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融合了导引、气功、武术、医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生体系。千百年来,人们在养生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传统养生术得到了充实和发展。源于导引气功的功法有五禽戏、八段锦等;源于武术的功法有太极拳、太极剑等。这些功法虽然形式各异,但都以畅通气血经络、活动筋骨、和调脏腑为目的。传统养生术将诸家之长融为一体,既注重身体的锻炼,又强调心理的调节,还结合了医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全面的养生方法。

(二)三要素结合

传统养生术强调呼吸、形体、心理锻炼的有机结合。其中,意念锻炼是统帅,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古人云:“全凭心意练功夫。”意念的锻炼实质是一种心理锻炼,但不同于普通的心理疗法。体势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对形体、体力的锻炼,即所谓的“外练筋骨皮”。传统养生术有多种呼吸方法,主要是用来吸引注意力帮助入静的一种手段。练功时将心理、姿势、呼吸的锻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例如,在练习太极拳时,需要调整呼吸,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同时集中注意力,感受身体的运动和变化。通过这种三要素的结合,能够有效地调节身心状态,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三)心身同练

传统养生是一种自我心身锻炼方法,亦即精神与形体同练。传统养生术不仅可以陶冶性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性格,还对全身各系统组织、器官及心理同时有调整作用。传统养生术的整体性体现在它所产生的效应对全身各方面都有积极影响,而不是只针对某一个内脏或系统。例如,练习八段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能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传统养生术注重心身同练,通过调整身心状态,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四、中华传统养生术在西班牙的发展

(一)新书发行与推广

2024 年,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与西班牙格兰塔纳出版社合作推出西班牙语版《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术》,发行 8000 册。目前,这本书已在西班牙境内多家知名书店销售,极大地推进了中医传统医学在西语地区的推广。该书汇集了易筋经、古音六字诀、逍遥功、八段锦、天柱导引功、松柔功、六合功和放松功等八种养生术,图文并茂,配以视频展示,实用易学。丛书同步在墨西哥、秘鲁、智利、哥伦比亚、乌拉圭、巴拿马、阿根廷等地发行,吸引了大量的图书爱好者、医学专业人士、理疗师、武术爱好者以及广大健身爱好者加入,汇集了一大批对中国历史和哲学感兴趣的西语人士。让当地民众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来体验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术的独特魅力。

(二)分中心成立

上海中医药大学太极健康中心巴塞罗那分中心的成立,为中华传统养生术在欧洲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在“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际,该校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设立太极健康中心海外分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将“太极健康中心巴塞罗那分中心”铜牌授予欧洲中医基金会副主席、太极健康中心巴塞罗那分中心负责人拉蒙。这充分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拉蒙感谢太极健康中心在疫情严重的时刻,在线向全球发布中英对照“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术”系列公益视频课程,巴塞罗那分中心将成为在西班牙乃至在拉丁美洲推广太极健康的重要基地。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补充医学与整合医学部主任张奇希望新成立的太极健康中心巴塞罗那分中心未来在交流互鉴、传播中医药文化、弘扬“太极健康”理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授牌仪式后,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气道书院教师孙磊在线进行“八段锦”带教辅导。太极健康中心巴塞罗那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养生思想以“太极健康”形式在欧洲大陆的又一次亮相,将有助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太极健康中心与拉丁美洲各国的中医药相关机构和组织加强联系,未来在西班牙语各国继续深入传播和研究“太极健康”理念与技术,将中国古老的太极智慧造福于当代人类健康。

五、丰富的养生方法

(一)食疗养生

在传统养生中,食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讲究饮食保健原则,倡导以食素为主、荤素结合。《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强调了食物来源的多样性。食素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同时,荤素结合能保证人体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例如,在饮食调理方法上,要注意食物的属性和身体的需要。胃热时应吃寒性的香蕉;胃凉应喝热性的姜汤。饮食要适量清淡,《黄帝内经》讲“吃饭的量恰到好处补气,吃多了伤气;味道过厚伤气,味道清淡补气”。此外,不同季节也有不同的饮食禁忌。夏季天气炎热,不宜食用辣椒、肉桂等辛热食品,还要适当限制温性的肉类摄入量以免助阳动火;秋季可以用雪梨炖花胶来调节身体。

(二)锻炼养生

传统养生的运动方法丰富多样。动功方面,五禽戏是华佗所创造的效仿动物活动进行的体操健身运动,对躯体及五脏都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八段锦形神相合,质朴端庄,松紧结合,舒展柔和,能活动全身关节、肌肉和经络,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静功方面,站桩能帮助人调整呼吸,放松身心,增强腿部力量。打坐则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调节心理状态,达到内心的平静。不同的运动方法适合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

(三)适应环境养生

适应环境养生包括适应四时节令、昼夜晨昏、地理环境等方面。

顺应四时节令,《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万物复苏,人们要晚睡早起,放松心情,养护肝木生发之气;夏季万物繁秀,晚睡早起,不要大喜大怒,养护心火宣散之气;秋天万物成熟,早睡早起,收敛神气,养护肺金肃降之气;冬天万物闭藏,早睡晚起,休藏静养,养护肾水闭藏之气。

适应昼夜晨昏,白天应适当活动,夜晚则要安静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同的地理环境也有不同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了我国古代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的水文地质、气候、物候、物产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性、体质特点与发病、治疗情况等,提倡生命体要顺应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

(四)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在传统养生中具有重要地位。《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经络和穴位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

刺激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是经络养生的简便方法。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此外,还可以通过敲打经络的方法养生。如肺经能让皮肤不再干燥;心包经有一定的减脂效果;三焦经能提高免疫力;膀胱经可改善脑部供血质量,提高记忆力;心经是最准确的自我体检法。

(五)其他养生方法

古人推崇的养生方式还有很多。饮食养生强调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既要注意“博食”,又要重视五味调和。

顺时养生要求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

减毒养生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他措施,减少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进而延年益寿。

静神养生认为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

修身养生强调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养成良好品行,可使自己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调气养生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进补养生认为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进补既要辨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

固精养生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