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以为免疫力越高越好,实则不然。免疫力并非越强越佳,太强会致自身免疫病等。误区众多,如认为免疫力越强越好等。维持正常免疫力,孩子不必太干净,中青年注意睡眠饮食情绪,老年人均衡营养加适量运动。

免疫力并非越高越好

错误的认知

很多人认为免疫力是万能的,可以抵御一切疾病,所以免疫力是越强越好,这也是市面上增强免疫力的保健产品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虽然免疫力是人体所必须的,但过强的免疫力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免疫力的作用

免疫力是指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入侵的病毒、细菌等异物,维护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基因突变以及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细胞。简单来说,免疫力就是人体识别和清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对于人体的防治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疫力过强的危害

如果免疫力过强,人体的免疫反应就会过于强烈,从而给人体造成破坏。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的产物,但这种进化非常不完全,常常会有出错的情况发生。

1、当人体的某些部位出现发炎情况的时候,免疫系统有可能误认为是细菌或者病毒进入了人体,就会马上进行防御,进而错把自身的组织或者细胞当做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加以攻击,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出现,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疾病。


2、这类病的症状与感染性疾病非常相似,都可能有发烧、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患者往往无法区分清楚,而如果这类患者再乱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就会可能干扰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治疗,从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3、对于一些出现内脏器官坏死,需要更换器官治疗的人来说,这类免疫力过强的疾病会带来致命的伤害。免疫力过强,更换器官的人往往会出现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排异反应,从而导致手术之后的恢复失败,导致人的死亡。

关于免疫力的误区

误区一:免疫力越强越好

免疫力就像血压、血糖,低了不是好事,容易引起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但太高也是病,对人体有害。免疫反应太强烈,破坏力太大,也容易患上类似红斑狼疮、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好的免疫力是处在一个均衡的状态,要有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误区二:免疫力就是抵抗力

抵抗力包括免疫力、排异能力、修复能力(愈合和再生能力)等众多能力,免疫力只是其中的一种。

误区三:老人及亚健康人群需要服药或保健品来增强免疫力

如果不是十分必要,应坚决反对滥用药物的行为,因为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干扰最大。特别是要反对随意服用激素类药物和滥用免疫球蛋白的做法。对于一些声称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保健品,因为没有衡量标准,也没有循证医学的支持,也没有必要服用。

误区四: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平时生活需要特别保护

孩子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变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对成长十分不利。所以,身体里的这支军队要拒绝养尊处优,只有不断刺激才能提高战斗力。

如何平衡好免疫力

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不必过于干净。免疫系统“记性不错”,会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如果下次遇上相同的病菌,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孩子周围环境太干净,会减少感染产生抗体的机会,抵抗力反而会减弱。


2、中青年人的免疫系统容易受不良情绪、压力的干扰,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适,应从最基本的睡眠、饮食做起。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白细胞增多,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此外,保持乐观的情绪有助提高免疫力,而压力则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人体容易受到感冒或其他疾病的侵袭。


3、对老年人而言,吃一些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不如均衡补充各种营养,因为营养是免疫力的基础。每天一个鸡蛋,饮用250毫升牛奶,可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和水果,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此外,适当的运动对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延缓机体组织的老化和免疫系统功能衰减的进程都有好处。

免疫力并非越高越好,过强会致自身免疫病等。要避免误区,如认为免疫力越强越好等。日常应注意孩子不必太干净,中青年人调节情绪压力,老年人均衡营养、适当运动,以平衡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