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可治愈,中晚期也有希望。建国后,发病率逐年降低,发病规律有地区差异且年轻化明显,治疗有进步,预防更重要,期待 HPV 疫苗能消灭宫颈癌。

建国后,妇女保健得到重视,宫颈癌发病率逐年降低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每年全世界宫颈癌的新发病例大约是46.6万,其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有10万左右的新发病例,约占世界总数的1/4。

我国在建国后开始重视妇女保健,推广新的接生法,控制性病,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使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生明显降低。50年代末,少数大城市开展了妇女病的普查,当时宫颈癌的发病率为0.1%。全国性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则始于70年代初,加强了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与随访研究,到1990年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为0.011%。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在不少地区极大地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

发病规律:高发地区不变,但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宫颈癌总的发病地区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据90年代死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宫颈癌死亡率超过5/10万以上者有甘肃、山西、陕西、湖南、江西、内蒙等省区,形成一个自北向南的高死亡率的条形地带。

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通常在35岁以后,高峰年龄在45-49岁之间。近年来,宫颈癌患病的年轻化和癌前病变的增加十分明显,呈上升趋势,并有全球普遍性。我国局部地区的调查结果也同样显示了这一趋势。“尤其是近十来年,20-30岁的女性患宫颈癌的越来越多。”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专家刘继红教授告诉笔者,“我们医院收治的宫颈癌病人平均年龄90年代比80年代年轻了10岁。以前,很少收治30多岁的宫颈癌病人,而现在,30多岁的宫颈癌患者很常见。”

导致宫颈癌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的原因

1、女性性生活开始得过早,宫颈上皮发育不成熟,局部免疫力不强,就更容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且感染后机体不易自动清除病毒,就可能变成一种持续感染,进而引起癌前病变,最后发展为宫颈癌。
2、对宫颈癌的筛查力度加大,以及大家对妇科肿瘤的重视程度加大有关,使得越来越多的宫颈癌患者在早期被发现了,从而使宫颈癌被诊断的年龄提前了。

宫颈癌治疗方面比较大的进步:一是保留生育功能,二是化疗

据刘继红教授介绍,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和放射治疗,早期以手术为主,中晚期以放射治疗为主。

预防最重要,期待将来能消灭宫颈癌

刘继红教授介绍说,HPV预防性疫苗已在10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地区上市应用了。给尚未开始性生活的少女注射疫苗以预防HPV感染是最有效的,这种疫苗能够预防70%~80%的宫颈癌。在中国大陆,HPV疫苗正在进行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国大陆的妇女有望在几年后也能受益于此。

建国后,我国宫颈癌发病率逐年降低,发病年龄却日趋年轻化。治疗有进步,可保留生育功能及化疗。预防最重要,HPV 疫苗已在多国应用,大陆正在临床试验,期待将来能消灭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