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是宝宝成长的重要阶段,需做好准备。先体检确保宝宝身体好,选适宜时节,从白天奶开始逐步断。添加断奶食品锻炼宝宝进食能力,断乳过程要果断且关心照料宝宝,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
断奶的最佳时机
选择合适的断奶时机
给宝宝断奶,应选择在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消化能力正常的时候进行。通常情况下,宝宝在10-12个月时已具备断奶的基础。此时,宝宝逐渐适应母乳以外的食品,并且已经长出几个切齿,胃内的消化酶日渐增多,肠壁的肌肉也发育得比原来成熟。如果未能把握住最佳时机,断奶时间越晚,宝宝恋母的心理越强,以致造成只肯吃母乳而不肯吃粥、饭和其他断奶食品。
此外,也要选择让人感觉舒适的时节,如春末或秋凉。如果天气太热,宝宝会因肠胃对食物的不适发生呕吐或腹泻;天太冷时则会使宝宝睡眠不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断奶的特殊时期
如果宝宝到了断奶月龄时,若恰逢生病、出牙,或是换保姆、搬家、旅行及妈妈要去上班,最好先不要断乳,否则会增大断奶的难度。
断奶的正确方法
循序渐进,逐渐减少母乳
从10个月起,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断奶食品的量相应加大。过一周左右,如果妈妈感到乳房不太发胀,宝宝消化和吸收的情况也好,可再减去一顿奶,并加大断奶食品量,依次逐渐断奶。
由于一些宝宝对妈妈的乳汁还是非常依恋,所以减奶时最好从白天喂的那顿开始。因为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所以他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当早晨和晚间时,宝宝会对妈妈非常依恋,需要从吃奶中获得慰藉,因此不易断开,在断掉白天那顿奶后再慢慢停止夜间喂奶,直至过渡到完全断奶。
耐心引导,让宝宝适应新食物
一定要从4个月起,按月龄及时适当地给宝宝添加断奶食品。在给宝宝吃断奶食品时,可把母乳或果汁放入小杯中用小勺喂宝宝,让他们知道除了妈妈的乳汁还有很多好吃的。这样宝宝到10-12个月时,不仅咀嚼能力已充分得到锻炼,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用勺、杯、碗、盘等器皿进食的习惯,接受用这些东西进食。宝宝会逐渐淡忘妈妈的乳头,不再像从前那样迫不及待地需要。
断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突然断奶
吃惯母乳的宝宝,对母乳有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给宝宝带来信任和安全感。所以断奶不是说断就能断掉的,更不可采用仓促及生硬的方法。如让宝宝突然和妈妈分开,或是一下子停乳,以及在妈妈的乳头上涂抹苦、辣等东西吓唬宝宝,这样做只会使宝宝的情绪陷入一团糟,因缺乏安全感而大哭大闹,不愿进食,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导致食欲差、面黄肌瘦、夜卧不安,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使抗病能力下降。
耐心陪伴,缓解宝宝情绪
在断奶的过程中,妈妈既要使宝宝逐步适应饮食的改变,又要采取果断的态度,不要因宝宝一时哭闹就下不了决心,从而拖延断奶时间。也不可突然断一次或几天未断成,又突然断一次,接二连三地给宝宝不良情绪的刺激。这样做对宝宝的心理健康有害,容易造成情绪不稳,夜惊、拒食,甚至为日后患心理疾病留下隐患。
断奶期间,妈妈还要对宝宝格外关心和照料,并花费一些时间来陪伴他,抚慰宝宝的不安情绪。
断奶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
不爱吃其他食物
断母奶对婴儿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要在生理上,心理上适应许多变化,必须要有充分准备,否则会发生以下各种问题:断奶前没有好好添加辅食,让孩子尝试习惯吃其他食物,就会发生营养不良。不习惯吃母乳以外的食物,拒绝尝试新食物,无论粥或面都只吃几口,菜和肉更是咽不下,要吐出来。每天进食量越来越少,由于营养不够,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甚至发生营养不良,中医所说的“奶痨”就是指断奶时母乳渐渐减少而小儿又不肯吃其他食物,以致逐渐消瘦,像是生了结核病(痨病)。
养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
养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食物营养不均衡可引起某些营养缺乏。如小儿断奶前只习惯吃牛奶,其他食品都不肯吃,家长只能多喂牛奶,以维持他的营养需要;有的孩子1岁断母乳后只吃几口粥饭,少量鱼肉汤,一天仍要喝1000毫升以上牛奶,不吃肉、蛋、菜就发生铁缺乏。有的孩子只习惯吃糖粥,不吃其他食物,碳水化合物多了,缺乏蛋白质,小孩长得不结实,容易生病、抗病力弱,也易缺钙发生佝偻病,挑食偏食都是家庭养育不恰当造成的。
母子分离焦虑
断奶不顺利,越来越依恋母亲,母乳已很少,还要母亲哺乳,母亲一走开就紧张焦虑,到处找妈妈、情绪低落,终日不开心,也害怕与别人交往,对小儿的身心发育都有损害。为防止断奶时出现上述问题,必须重视按时添加辅食,训练孩子接受各种食物,为断奶作准备。如断奶后发生不爱吃其他食物的情况,还得耐心地从头训练起,让孩子有机会尝试不同食物,自己参与进食,提高兴趣,为小儿专门制备有吸引力、口味好、营养平衡、细软烂的食物,使他容易接受。吃饭不能勉强硬塞,要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下专心进食。在小儿不习惯接受固体食物时,可先让他习惯喝牛奶、豆浆,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再逐步训练吃鱼、肉、菜。
断奶需谨慎,先体检再择时。10 - 12 月是好时机,循序渐进减奶量。添加辅食锻炼习惯,别用粗暴法。断奶期间多关心,避免孩子营养不良、挑食等问题,让宝宝健康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