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带宝宝晒太阳好处多,能杀菌促钙吸等。但需注意诸多事项,如晒久易伤肤,勿隔玻璃晒,增减衣要恰当,小心过敏,循序渐进,刚洗澡、饥饿时不宜晒,晒太阳同时要防紫外线并及时补水。别因季节疏忽,耽误宝宝成长。
带宝宝晒太阳的好处
促进生长发育
晒太阳能够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而钙是骨骼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同时,晒太阳还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帮助宝宝更好地抵抗疾病,更加健康地成长。
预防疾病
晒太阳可以预防多种疾病,例如婴儿软骨病、佝偻病、贫血等。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预防贫血;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预防婴儿软骨病、佝偻病;晒太阳还能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有效预防感冒。
其他好处
除了促进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带宝宝晒太阳还有其他好处,比如晒太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活动功能;带宝宝到室外晒太阳还能呼吸新鲜空气,结识更多小朋友;如果是新生宝宝有生理性黄疸,晒太阳有退黄效果。
带宝宝晒太阳的注意事项
晒太阳时间
带宝宝晒太阳并非晒越久越好,宝宝皮肤娇嫩,长时间晒太阳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粗糙、起红疙瘩。妈妈们需要循序渐进,可以从十几分钟,逐渐增加到1-2小时。如果宝宝晒太阳的时候出现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的情况,应停止晒太阳,尽快带宝宝回家休息,并给宝宝多喝些水。
选择上午9-10时或下午4-5时晒太阳,避开阳光比较强烈的中午时分。
晒太阳方式
带宝宝晒太阳不要隔着玻璃晒,隔着玻璃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处,紫外线则不足室外的2%,因而隔着玻璃晒太阳并不能发挥作用。
秋冬季节,妈妈带宝宝出去晒太阳,因担心宝宝受凉便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晒太阳时,在保证暖和的前提下,要尽量让宝宝的头、手脚等部位暴露在阳光下,注意遮挡眼睛即可。晒热了要及时给宝宝减衣服,晒完太阳后也要记得及时添衣服,以免宝宝着凉感冒。
过敏
有些宝宝外出后容易出现鼻痒、打喷嚏、眼红、眼痒、皮肤痒等症状,这是因为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空气中的花粉或者细菌等容易导致宝宝皮肤过敏。因而,妈妈要注意,带宝宝晒太阳,应尽量避开鲜花较多的地方,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也要尽量少去。
循序渐进
对新出生的小宝宝来说,晒太阳要循序渐进,不能直接就抱着宝宝出去晒,最好是先在室内阳光可以照射进来的地方,每天晒一到两次,晒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段时间之后再带宝宝去室外,出去时间最好选在上午的十点以前,下午的四点到五点之间,这期间,紫外线不是很强烈,也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其他注意事项
刚洗过澡不宜晒太阳,刚洗过澡的皮肤更容易被晒伤。此外,还会让宝宝对洗澡产生抵触情绪。
宝宝如果处于饥饿状态,也不适合出去晒太阳,家长最好是先喂饱了宝宝,再说出去晒太阳的事。
晒太阳的时候别说是宝宝,就是大人也容易出汗,家长要给宝宝带上水杯,准备足够的水,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
防晒
紫外线对宝宝的皮肤和眼睛都有很大伤害,家长带宝宝晒太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头部和眼睛,可以选择给宝宝戴顶太阳帽,或者准备一副小墨镜,总之,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宝宝的眼睛。
秋冬带娃晒太阳有诸多讲究,要循序渐进、避开不良环境等。晒太阳好处多,能助宝宝健康成长,但需注意时间、方式等,别因疏忽错过这重要之事,让宝宝在阳光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