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危害大,其病因多样。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饮水污染等是主要因素。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中晚期则有肝区痛、消化道症状、乏力消瘦、发热等。了解这些,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防治肝癌。

肝癌的病因

病毒性肝炎感染

肝癌患者中约有1/3的病人有慢性肝炎史,澳抗(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发区,已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乙型的感染一样,与肝癌发病有密切的关系。
乙肝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肯定是促癌因素之一。

肝硬化

肝癌患者中合并有肝硬化者约50%~90%,近年来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不低于乙型肝炎。

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

实验证明,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为黄曲霉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存在于霉变的玉米,花生等食品中,食品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的发病率也较高。
亚硝胺类、偶氮芥类、酒精、有机氯农药等均是可疑的致癌物质。

饮水污染

一些饮用水常被多氯联苯、氯仿等污染,近年来发现池塘生长的蓝绿藻是强烈的致癌植物,可污染水源。
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可导致原发性胆管癌。

长期酗酒

长期酗酒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

早期症状

肝癌从第一个癌细胞在肝脏内形成发展到患者有自觉症状,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体征,仅有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出现轻度的肝肿大、黄疸和皮肤瘙痒。
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很难被人们所重视,因此临床上很多肝癌患者往往在发现时其病情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

中、晚期症状

肝区疼痛

最常见的是间歇或持续性的钝痛或胀痛,肿瘤迅速生长会使肝包膜绷紧并侵犯膈肌而产生疼痛,此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致右腰疼痛;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节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因缺乏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乏力,消瘦,全身衰弱

少数晚期患者可呈恶病质状。

发热

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发热、午后低热或驰张型高热。
发热与癌肿坏死产物吸收有关。
癌肿压迫或侵犯胆管可并发胆道感染。

肝癌病因多样,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水污染等皆可能致病。早期症状易被忽视,中晚期则有肝区痛、消化道症状、乏力消瘦、发热等。了解这些,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防治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