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小便应该是一天 8 次,每次 300 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 3000 毫升。喝水后,一般 30—45 分钟去厕所比较正常。尿液的颜色应该是淡黄透亮的,如果尿液发黄、发白、有异味、有很多泡沫等,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此外,男性尿分叉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健康小便“金标准”
一天小便几次最正常?
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
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
1、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
2、不仅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
3、只有尿频而且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肾有问题。
有些人小便次数多,是因为老觉得有尿意。这时可以自查一下:
1、尿意很急,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2、尿意隐隐的,不太急,可能是感觉神经过敏,或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膀胱慢性炎症。
晚上最好起夜几次?
一天8次小便,白天7次,晚上1次,是最佳比例。起夜太多,一种情况是因为睡前喝水多造成的。这是正常情况,没有必要为了不起夜刻意减少晚上的饮水量,除非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患者,他们需要控制全天饮水量。
不用担心晚上喝水多,早晨起来眼睛和脸会浮肿,只有肾有问题的人才会这样,健康的肾会正常代谢,不会造成浮肿。
很多老人为了减少起夜,晚上一点水也不敢喝,时间长了,反而会让尿很浓,导致膀胱结石等疾病。
还有一种情况是,晚上没喝多少水,也老是起夜,那就和白天尿频的情况一样,
1、每次尿量多,说明有内科代谢性疾病;
2、每次尿量少,说明膀胱和尿道有了问题。
喝水后,一般多久去厕所?
一般来说,水在体内正常代谢需要30—45分钟,相当于学校里一堂课的时间。不过,这道题里即使选其他选项,也不一定代表你的身体,尤其是肾脏出了问题。
水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短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
1、一是吃的是咸还是淡。吃得过咸时,排尿的时间就会长一点,因为盐会造成水在体内潴留。
2、二是你吃得多还是少。宴会前什么也没吃就猛灌啤酒,很快就想上厕所;而吃了东西,尤其是主食后再喝酒,就不太容易有尿意。原因很简单,食物像海绵一样吸附了水,延长了它排出的时间。
此外,身体是否缺水和天气的冷热也会影响排尿时间。
1、运动完出一身汗,身体高度缺水,喝的水全部被吸收,就不易排出;
2、天气太冷,水分很难通过汗液挥发,只能变成尿液,就让人老想上厕所。
正常的尿液是什么颜色?
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淡黄透亮的,就像你沏的第一遍茶水。喝水多的时候,尿液也可能像白开水一样,是无色的;喝水少的时候,则像一种啤酒的黄色。这几种情况都是正常的。
不正常的尿液包括以下几种:
1、发亮的鲜黄色,说明尿液中含有黄疸,或者补充维生素B2,也就是核黄素过多;
2、像洗肉水一样的鲜红色,说明尿中有红细胞, 可能是肾脏外科疾病或肾炎,或者利福平等受抗结核药影响;
3、酱油色,尿中有破了的红细胞,也可能是肾炎;
4、白色,很少见,说明尿中有乳糜,源自丝虫病或肾、淋巴管堵塞。
一天的尿量是多少?
我们每天排出的尿量大约是1500毫升左右。这是正常尿量,其实,只要每天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没有太大问题。
1、少于400毫升叫做少尿,正常人几乎不可能出现,一旦发生,大多为急性肾衰竭;
2、多于3000毫升叫做多尿,多为糖尿病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是精神性烦渴症。
此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现多尿,尤其是夜间尿量增多。
认为多喝水多排尿就能排毒,完全是个误区。只要排尿量在正常范围内,就足以把体内毒素排出去,没必要刻意地多喝水。
健康的尿液什么样?
淡黄澄澈透亮无疑是健康小便的重要标准。但尿液浑浊也不必过于担心。尤其天气凉时,尿液放置一会儿后容易变得浑浊,甚至放久后,尿盆底部还会出现白色沉渣,这往往是尿液析出了盐类结晶,它与肾脏病无关。
尿液中泡沫多则应该及时到医院去做尿化验,如果出现蛋白尿,可能是肾脏病造成的;但是如果尿化验并无蛋白,这种泡沫多就并非异常。
临床上很少用尿的气味来辨别健康与否,所以尿味浓淡不用太放在心上,除非你的尿呈一种奇怪的烂苹果味道,那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
巧排残余尿
尿液若排不尽,易诱发尿路感染,成为患病的一大祸根。如何才能将残余尿排尽呢,专家介绍几点技巧:
1、解完小便后,用手指在阴囊与肛门之间的会阴部位挤压一下。这样不仅能排出残余尿,而且对患有前列腺炎的人颇有好处。
2、勤做提肛动作,以增强会阴部肌肉和尿道肌肉的收缩力,可以促使残余尿尽快排出。
男人最佳排尿方式
蹲位排尿有讲究
对于男人来说,若能像女性那样改为下蹲式排尿,将使你少受癌症之害。原来蹲位排尿可引起一系列肌肉运动及其相关反射,加速肠内废物清除,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硫化氢、吲哚、粪臭素等致癌物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保护肠黏膜少受致癌物的毒害。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下蹲排尿男性的患癌率较站立排尿者降低 40%,这也是习惯取蹲位的印度男子肠癌发病率低的奥秘之一。
男性尿分叉说明了什么
不少男性很关心尿分叉的问题,尿分叉的现象究竟说明了怎样一种身体状况呢?尿分叉有可能是哪些疾病产生的呢?
尿分叉分为两大类,
1、一种是偶发性的尿分叉,这属于生理性尿分叉;
2、另一种是长期性的尿分叉,这属于病理性尿分叉。
偶发或一时性的,这大多与疾病无关,主要是由于尿道或尿道开口处临时有阻塞,比如一整夜尿积存于膀胱内,膀胱内压力大,尿排出时力量大,使尿道口形态暂时改变导致尿分叉。此外,男性射精后因部分精液还残存在尿道中,海绵体充血尚未完全消失,导致尿流不畅。这些情况均属暂时的排尿变化,不是病态,也不必疑虑。
病理性尿分叉是经常的或长期的排尿分叉,很可能与一些疾病相关。长期排尿分叉大多由于后尿道或尿道口处狭窄,或因慢性炎症后形成瘢痕,导致尿液不能通畅排出。急性尿道炎、前列腺炎期间,由于尿道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可影响尿液的通畅而出现分叉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判断小便是否健康”的全部内容。专家表示,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 8 次,每次 300 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 3000 毫升。此外,小便的颜色、气味、排尿次数、残余尿量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