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步入幼儿期,营养需求增多。此时孩子胃肠消化弱,饮食要注意均衡。要保证肉、奶、蔬果、谷类等基本营养成分,注意软烂食物搭配。培养良好进食习惯,固定时间地点吃饭,避免边吃边玩。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吧。

一岁宝宝的营养需求

1. 保证基本营养成分

一岁宝宝开始进入幼儿期,营养需求逐渐增加。保证宝宝基本营养成分由以下4种食物组成:
1. 肉、鱼、家禽、鸡蛋;
2. 奶制品;
3. 水果和蔬菜;
4. 谷类、马铃薯、大米、面包、面食。

在这个时期,胆固醇和其他脂肪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不应该限制。主要吃软饭、烂面条、米粥、小馄饨等,每次一小碗,每天进餐5-6次,强调平衡膳食和粗细、米面、荤素搭配。宝宝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很弱,吃粗糙的食品不易消化,要给宝宝吃些软、烂的食品。可以搭配肉末、碎菜及蛋羹等,每次35~60 克左右,白天两次进餐中间加喂养。需要注意宝宝在味觉上还暂时不能适应刺激性的食品,因此,不宜吃辛辣食物。

2. 补充蛋白质

补充蛋白质时要注意奶类与固体食物的比例应为40:60,每天应该给宝宝提供乳类500毫升。如果是在一岁以前断奶,应当喝婴儿配方奶粉,喝母乳的量逐渐减少,要逐渐增加喝牛奶的量。广泛地选择各类食物并增加食物在形状、颜色上的巧妙搭配,可以让宝宝愉快地吃下他不喜欢的食物。

3. 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

家长应该在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方面下功夫。首先让宝宝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吃饭,甚至所坐的桌椅、所用的碗碟勺子也要固定。吃饭时不要让宝宝一边吃一边玩,更不能养成宝宝前边跑,大人后边追着喂的坏毛病。另外在吃饭时,还必须将那些可能会转移宝宝注意力的东西或玩具移开,使他专心致志地吃饭。

一岁宝宝处于幼儿期,营养需求增加。要保证基本营养成分,注意食物搭配与咀嚼消化。补充蛋白质时要注意比例,广泛选食并巧妙搭配。家长还应培养宝宝良好进食习惯,固定时间地点吃饭,避免分心,为宝宝奠定健康基础。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