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因宝宝六个月需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而不知所措,手足口病常见于学龄前期儿童,严重可致并发症。6 个月到 5 周岁要接种两剂,可预防 90%,但仍需做好预防措施,接种后可能有不良反应,需及时处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病因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多见于学龄前期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等特点。
手足口病的并发症
多数患儿1周左右自愈,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现快,可引起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主要是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时间
一般孩子满6个月就可以开始接种手足口疫苗,从6个月到5周岁之间一共要接种两剂,两剂疫苗接种间隔时间要一个月以上。
手足口病疫苗的预防效果
给孩子全程接种手足口疫苗可以起到90%的预防效果,而且保护期可以持续5年左右。
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
1、一般在孩子5周岁之前随时都可以注射手足口疫苗,但因为手足口疫苗需要注射两针,所以要提前给孩子注射,因为超过5周岁一般不需要接种第2针,手足口疫苗就无法起到持续保护作用。
2、一般情况下得过手足口病还是建议继续注射手足口疫苗,因为手足口病由多种病毒引起,目前的疫苗是EV71型病毒疫苗,所以并不能确定孩子是否感染过这种病毒,痊愈后仍然需要注射手足口疫苗。
3、因为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而目前手足口疫苗只针对EV71病毒,所以在接种疫苗后如果被其他病毒入侵,仍然会患上手足口病,只是手足口疫苗的预防率可以达到90%。
手足口病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
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接种部位不适、短时间内出现发热反应。
接种部位不适
在注射疫苗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不用特殊处理,一般在2~3天内就会自行消失。
发热反应
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微的发热反应,只要多休息多喝水,在1~2天后就会缓解,不用特殊处理。但发热时间如果超过48小时,并且高烧不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采取措施。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仍需注意预防
1、饭前便后洗手。
2、少去人多的地方。
3、多进行户外运动提高抵抗力。
4、保持室内通风透气避免细菌滋生。
5、一旦发现咽喉部有疱疹并且伴随着发烧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让疾病加重,甚至带来并发症危及性命。
宝宝满 6 个月可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两剂间隔一个月以上,5 周岁前随时可打,预防率 90%。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有接种部位不适、发热等,多休息喝水可缓解,仍要做好预防,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