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感冒增多,如何预防?立秋后外感者增多,多因节气变化致邪气增多,有热邪、燥邪、寒邪。热邪致津液流失易受外邪,可用桑杏汤等方剂或三豆加乌梅白糖汤调理。同时要防空调寒邪,调整温度,受寒后可喝生姜红糖茶等驱散风寒。

秋季感冒多发原因

温燥

秋季过后,感冒人数明显增多,这与节气变化导致的“邪气”增多有关。初秋天气依旧炎热,太阳直射带来炙热感,导致人体津液流失,经络流通受阻,如同运河干涸,运兵船无法航行。同时,热邪加重干燥,口鼻黏膜干燥,易于外邪入侵。这种热邪与秋天的燥金之气结合,被称为“温燥”,是秋季重要的致病原因。

凉燥

除了温燥,秋季还存在“凉燥”。初秋本应微凉,但空调的使用导致寒邪严重。尤其在炎热天气,身体毛孔开泄,津液流失,更易受空调寒邪侵袭。这种空调寒邪与秋天的燥金之气结合,形成了“凉燥”。

秋季防感冒措施

空调温度调节

秋季防感冒的第一原则是调节空调温度。不要像夏天那样过凉,要适当提高温度。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外出时要多带一件衣服,进商场就披上,出来就脱掉。

食疗调理

中医有许多调理温燥的方剂,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等。此外,还可以用三豆加乌梅白糖汤辅助调理。具体做法是用黑豆、黄豆、绿豆、乌梅和白糖熬水,两个小时后当汤饮用,建议当天喝完。

风寒感冒治疗方法

生姜红糖茶

1、材料:生姜、红糖。
2、做法:将生姜和红糖用开水冲泡,代替茶水饮用。
3、功效:具有驱散风寒的作用,适合风寒感冒患者服用。

葱白粥

1、材料:葱白、生姜、糯米、食醋。
2、做法:将生姜捣烂,糯米洗净后放入锅中熬粥。粥熬好后加入捣烂的生姜、葱白和米醋,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3、功效:能够驱散风寒,促进风寒感冒患者恢复健康,增强身体抵抗力。

葱醋粥

1、材料:连根的葱白、大米、食醋。
2、做法:将葱白清洗干净,切段备用。将大米洗净,葱白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水开后加入大米熬粥。粥煮熟后加入少量的食醋,搅拌均匀即可。
3、功效:建议每两天服用一剂,一天服用一两次,坚持服用两剂。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小孩出现风寒感冒时服用。

紫苏粥

1、材料:大米、紫苏叶。
2、做法:将大米洗净熬粥,粥熬好后加入洗净的紫苏叶,搅拌均匀,粥开后即可起锅食用。
3、功效:非常适合风寒感冒患者服用,能够有效促进身体恢复健康。建议趁热服用,效果更佳。

秋季感冒增多,节气变化致热邪、燥邪、寒邪增多。可喝三豆加乌梅白糖汤防温燥,调整空调温度防凉燥。受寒打喷嚏,可用生姜红糖茶等方剂散寒。这些方法简单实用,助你远离感冒,保持健康。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