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之美。西施浣纱,鱼儿沉底;昭君出塞,大雁落林。她以绝世容颜,担复国重任,助越国战胜吴国,终与范蠡隐居。其传奇一生,寄寓着后人对完美的向往,如曹雪芹诗中所写,令人感慨。

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美丽

1. 沉鱼落雁的释义与典故

“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其意为:毛嫱、丽姬,世人认为她们美丽,鱼见了她们就沉入水底,鸟见了她们就飞到高处,麋鹿见了她们就快速奔跑,这四者谁知道天下的真正颜色呢?

2. 西施:沉鱼之貌,倾国之美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人,被誉为“沉鱼”之貌。相传她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都被她的美丽所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

3. 西施助越国复兴

西施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女之首,她的故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1. 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采取了复国三计,其中一项就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
2. 西施被选送到吴国后,吴王被她的美貌所倾倒,对她百依百顺,终日沉溺于游乐,不理国事,国力逐渐衰弱。 3. 同时,西施也利用自己的魅力,离间吴王夫差与吴国大将伍子胥,削弱了吴国的军事力量。
4. 最终,越国战胜了吴国,西施也与越国大将范蠡一起隐居,泛舟五湖。

4. 后人对西施的评价

西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担起了复国的重任,最终不辱使命。她的美丽与才识,也赢得了美满的爱情。 1. 清代诗人曹雪芹的《西施》诗中写道:“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2. 明代西施祠的对联:“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也称颂了西施在兴越灭吴中的功绩。

西施,那沉鱼之貌令人惊叹。她以弱女子之躯,肩负复国重任,终成大业。其爱情佳话与传奇一生,如诗如画。虽传说众多,却丝毫不减她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光芒,成为永恒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