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易积食却难分辨,今教一招看食指辨积食之法。“小儿指诊”用于 3 岁内宝宝,观食指桡侧浅表静脉变化可辨疾病。唐代医家王超最早记载,推食指看细节,正常红黄相兼,隐于皮下,超一节则异常,外侧发紫滞涩多积食等疾,靠近掌部发紫积食轻,越往指尖越重,伴其他症状则更明确。
小儿指诊:看食指辨别积食
什么是小儿指诊?
小儿指诊是一种传统中医诊断方法,主要用于3岁以内的宝宝。它通过观察宝宝食指桡侧(靠近大拇指的一侧)显露的皮下浅表静脉的变化,比如浮沉、颜色、部位和形状等,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和轻重。
如何进行小儿指诊?
1. 将宝宝食指伸直。
2. 家长用拇指从宝宝食指指端向指根部轻推,使皮下浅表静脉显示出来。
3. 仔细观察食指桡侧的静脉细节。
如何根据食指辨别积食?
1. 正常情况下,幼儿皮下浅表静脉是红黄相兼,隐于皮下的,向远端延伸也不超过连掌的第一指节。
2. 如果宝宝食指外侧发紫,推时有滞涩感,说明其实邪内滞,有出现积食、痰湿、淤热等疾患的可能。
3. 如果宝宝靠近掌部的食指关节颜色发紫,说明积食较轻,紫色越往指尖延展,说明情况越重。
4. 如果宝宝还有食欲低下、呕吐、腹泻、便秘、烦躁、夜间哭闹等症状,宝宝积食就更加明确了。
小儿指诊的局限性
1. 小儿指诊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不能完全依赖它来判断宝宝是否积食。
2. 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指诊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不能完全依赖它来判断宝宝是否积食。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通过观察宝宝食指桡侧的皮下浅表静脉变化,可简单分辨是否积食。正常幼儿静脉红黄相兼隐于皮下,超过掌第一指节或外侧发紫等情况可能积食。伴有其他症状时,积食更明确,此方法适用于 3 岁内宝宝。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