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坐月子不易,夏季更具挑战。如何保健?若患抑郁症又咋办?专家提醒,夏季坐月子要注意房间温度、及早下床活动、注意个人卫生、观察恶露、饮食均衡、及时产后检查、保持心情愉悦、禁止性生活等细节,一起来看看吧。
夏季坐月子保健
注意房间温度,可使用空调
夏季坐月子,天气炎热,传统观念认为坐月子不能吹风,导致很多产妇门窗紧闭,不开空调不用风扇,房间闷热空气不流通,不利于产妇和宝宝健康。夏季坐月子应早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清洁舒适。天气热时可以使用空调,但要注意湿度和温度,建议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度,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空调通风口不要直接对着产妇和宝宝。
及早下床活动,促进恢复
传统观念认为,坐月子就是要躺在床上休息,不要乱动。但专家提醒产妇,产后一定要尽早下床活动。产后尽早活动有利于子宫恢复及恶露排除,可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加强胃肠道功能,增进食欲减少便秘,还可预防褥疮及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
1. 顺产妈妈,产后6-12小时即可下床轻微活动,第二天可在室内随意走动。
2. 钳产需要适当推迟活动时间。
3. 剖腹产妈妈在术后6小时内要绝对地卧床休息,6小时后可在床上活动,如翻身、侧卧等,第二天可在床上坐起,或轻微地起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尽早排气。
4. 坐月子期间,应每天适当活动,不建议一直卧床。
注意个人卫生,洗澡、洗头、刷牙不可少
老一辈的坐月子传统是不能沾水,即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刷牙,这些习俗实际上是错误的。专家表示,新妈妈产后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所以一定要洗头洗澡,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会阴部卫生。
1. 洗澡:如果是顺产妈妈,分娩后2-3天可洗澡;阴道分娩有伤口或剖腹产的妈妈,应在拆线2-3天伤口愈合后洗澡。在能够洗澡之前,应进行温水擦浴,洗澡时应淋浴不能盆浴,洗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水温35-37度,洗澡时要注意浴室保暖、防霉和防风,洗澡后要立即将身体上的水擦干,以免着凉。
2. 洗头:新妈妈产后第一周内就可以洗头,洗头后应立即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千万不要湿着头发结辫或睡觉。
3. 刷牙:产后应该刷牙,而且必须加强口腔护理和保健,做到餐后漱口,早、晚用温水刷牙。
4. 会阴清洁:产后一定要注意会阴部的卫生。会阴有切口的妈妈,可用0.1%安多福擦洗外阴,每天2-3次,每次小便后要用温开水由前向后冲洗或擦洗外阴;会阴无切口的妈妈,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开水由前向后冲洗或擦洗外阴。产妇在使用卫生巾或护垫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合格的产品,另外要注意勤换内裤,也可选择使用一次性内裤,每天更换。
注意观察恶露排出
产后从会阴部流出来的血叫恶露,新妈妈一定要注意观察恶露排出情况,包括颜色和出血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恶露颜色会越来越淡,鲜红,淡红,白;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不臭;若恶露颜色、气味、出血量等有异常应及时就诊。产妇一定要记录恶露的量,特别是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每4小时换一次卫生巾,量大的话随时换,换下来的卫生巾要拿去称重并做好记录。如果观察到恶露的颜色、气味、出血量等任何一点有异常就可能是子宫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
饮食均衡,慎用药物
传统的坐月子饮食里面,有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并不利于营养的摄取和吸收,一些所谓的月子饮食禁忌可能会造成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因此,坐月子饮食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食物要均衡,要多样,鱼、禽、蛋、海产品、蔬菜、水果都要吃,并且增加奶类,多喝水。月子期间别吃生冷、油腻、辛辣等有刺激性的东西,以免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产后哺乳,一定要慎用药物,因为很多药物经过哺乳会让宝宝吸收,影响宝宝健康。
及时产后检查
新妈妈在产后6周(42天)应到原分娩医院进行全身检查,包括血压、脉搏、血尿常规、哺乳情况等,如果有内科合并症或产科合并症还应做相关检查。
保持心情愉悦,预防产后抑郁
保持心情愉快,多发现生活中美好、有趣的事物;保持睡眠充足;新妈妈需要争取时间留给自己调试心情,新爸爸要主动照顾妈妈和宝宝。
禁止性生活
新妈妈在产褥期内应禁止性生活,产后康复顺利者,在6-8周后经医生检查,一切情况良好,即可恢复性生活,产后性生活还应注意避孕。
夏季产后坐月子需注意多方面细节。保持房间温度适宜,及早下床活动,注意个人卫生,观察恶露,均衡饮食,及时产后检查,保持心情愉悦,禁止性生活,让新妈妈们科学度过这一重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