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致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高。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六成确诊时已中晚期。高脂肪等饮食人群需警惕,应重视早期筛查,如粪便隐血等检查,出现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腹泻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警惕早期症状
高发病率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由于早期的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加上大众普遍缺乏早期结直肠癌的防控意识,致使在确诊时,约六成患者已为中晚期。中国生物抗癌网专家表示:“早期肠癌,即I期肠癌,其根治手术后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遗憾的是,病人被诊断出来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手术很难根治。”
近年来,大中城市肠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且跟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成正比,也就是说经济发达的地区大肠癌的发病率就高。这可能就是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不同所引起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摄入更多粗粮,而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经常大鱼大肉。
高脂肪、高蛋白饮食需警惕
诱发肠癌的原因很多,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是肠癌诱发的原因之一,此类人群需警惕。
提高防治意识,做到早诊早治
重视早期筛查
防癌要重视早期筛查,在息肉、腺瘤的阶段,终止它的癌变过程,防患于未然。大肠癌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粪便隐血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但由于检查部位比较隐秘,有的患者不好意思就诊,导致延误了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机会。
警惕常见症状
具有以下症状的人群应尽快到医院检查:
1. 便血
便血:便血往往是直肠癌患者的第一个症状,经常是便后便纸上有血。很多人会认为是痔疮问题而耽误正确诊断。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便血,都应由医生做肛门的检查或者做一个简单的肛镜,这对直肠癌的诊断是非常有价值的。
2. 腹痛
腹痛:当结直肠癌有糜烂,继发感染,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腹痛。部分患者以持续腹部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的症状。当疼痛出现在右下腹,常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另一些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疼痛为阵发性绞痛。当这些症状反复出现时,应尽快就医。
3. 大便习惯改变
大便习惯改变:多数人有每日排便的习惯,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包括旅行、生活环境变化及服用土霉素等),近段时间却常常发生便秘、腹泻(一天好几次大便或者好几天一次大便)就应引起注意。大便形状变细也应引起重视。
4. 腹泻
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多达几次甚至十几次,出现黏液血便或溏薄的稀便,有些人还伴有排便不净感(里急后重感),按照常规治疗两周以上仍无效,应考虑是否为结直肠癌的症状。
生活习惯等改变致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高,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高脂肪等饮食人群需警惕,要重视早期筛查,常用检查方法有多种。出现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腹泻等症状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