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宝宝腹泻高发期,不仅影响食欲还影响身体发育。此季腹泻属中医范畴,与多种因素有关。文中介绍了治疗秋季小儿腹泻的中药偏方及护理注意事项,包括不同证型的症状及对应方剂,帮助家长应对宝宝腹泻。

秋季小儿腹泻的中药偏方

寒湿型

证见呕吐,大便色淡,清稀有泡沫,臭气不重,肠鸣腹胀,遇凉加重,不思饮食,小便清,或伴形寒身热,鼻塞流涕等,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脉浮或濡。治以疏风散寒、化湿止泻。
方选藿香正气散化裁:藿香、苏叶、茯苓、陈皮、半夏、厚朴、泽泻、苍术、补骨脂、生姜、大枣、甘草。

湿热型

证见泻下急迫,呈水样蛋花状,酸臭,每日数次或达十余次,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伴发热、呕吐、口渴、烦躁。舌苔黄腻或薄黄,舌质红,脉滑数。治以清解热邪、化湿止泻,方选黄芩滑石汤、葛根芩连汤化裁:黄芩、滑石、茯苓、大腹皮、葛根、黄连、银花、陈皮、山楂、甘草、薏苡仁。

食滞型

证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痛则欲泻,泻后痛减,腹胀呕吐,或嗳气酸馊,纳差少食,腹痛拒按,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或弦。治以消食化滞、去积止泻,方选木香槟榔丸、保和丸化裁:神曲、山楂、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黄连、莱菔子、连翘、半夏。

脾虚型

证见大便稀薄色淡,臭味不甚,食后则泻,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呕吐腹胀,面色萎黄,神疲倦怠。久则形体消瘦,睡时露睛,舌苔薄白或腻,脉细沉或无力。治以健脾益气,除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党参、白术、茯苓、扁豆、山药、薏苡仁、砂仁、葛根、陈皮、半夏、木香、莲肉、甘草。

脾肾阳虚型

证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或有泡沫,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白,神疲气怯,哭声微弱,或呕吐清涎,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治以温补脾肾、化湿止泻,方选附子理中汤、防己黄芪汤化裁:附子、党参、白术、炮姜、吴茱萸、补骨脂、肉豆蔻、黄芪、防己、五味子、甘草。

宝宝腹泻后护理注意事项

1、补充水分:宝宝腹泻后容易脱水,因此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温开水、米汤、淡盐水、口服补液盐等。
2、调整饮食:腹泻期间要给宝宝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稀饭等,尽量避免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待腹泻好转后,逐渐添加辅食,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3、注意保暖:秋季天气变化无常,要注意给宝宝保暖,避免着凉。洗澡水温要适宜,不要用凉水洗澡。
4、保持清洁卫生:要勤给宝宝洗手,保持双手清洁,防止细菌感染。同时,要给宝宝更换干净的尿布,并及时清理粪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5、及时就医: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出现呕吐、发烧、脱水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秋季宝宝腹泻需及时治疗,中药偏方各有功效。同时,护理时要注意饮食清淡、保暖等。不同证型对应不同方剂,家长可根据宝宝症状选择。让我们一起关爱宝宝健康,度过秋季腹泻高发期。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