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宜养肝护肝,可很多朋友不知如何有效保护肝脏。今盘点老中医养肝妙招:饮食有度,晨起动动,定时活动,按摩穴位。如敲胆经、按大敦穴等,都能助肝脏功能良好,让我们一起学习,呵护肝脏健康吧。
老中医传授护肝妙招
第一,饮食有度养护肝脏
春季可吃一些含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新鲜的果蔬。前提是一定要控制食用量,若摄入的热量太高,消耗不了,也会得肝病。
第二,晨起动一动
古人讲“闻鸡起舞”,可见晨起锻炼对身体大有裨益。早晨是肝气最活跃的时候,此时可以走一走,动一动,将气机调动起来,将肝脏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如果老睡懒觉,肝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人也没力气。
第三,定时活动
感觉疲劳时,伸个懒腰,活动活动筋骨,就可以让气血活跃起来。偶尔骑车下班,看似简单的活动,却都是养肝的好方法。
第四,按摩穴位
可以每天敲敲胆经,胆经位于身体外侧,用双手握拳稍微用点劲敲打左右大腿外侧各50次。敲胆经能加速胆汁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且同时具有调理情志、缓解紧张情绪等作用。
第五,按摩穴位
1、大敦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靠近趾甲根部。
2、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
3、行间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处。
4、丘墟穴:位于足外踝前下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5、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期门穴:位于胸部,第8肋间隙,乳头直下,距中线4寸。
7、章门穴:位于腹部,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与腋前线交点处。
8、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内侧,沿足内侧上行至小腹,与任脉相交,上至胸部,进入肝脏,络于胆囊。
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养肝作用。
春季养肝护肝很重要,老中医的妙招值得学习。饮食有度、晨起动一动、定时活动、按摩穴位,这些方法简单实用。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晨起锻炼调动气机,偶尔活动让气血活跃,按摩穴位调理身心,都能帮助我们有效保护肝脏,让春季的肝脏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