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靶向药物在肺癌治疗中被传“奇效”。但专家指出,其并非适用于每位患者,疗效差异大,应理性对待。80%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中晚期约 75%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常规放化疗效果不佳。分子靶向药物虽有特点,但须找到合适靶点才能发挥疗效。

靶向药物治疗肺癌,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靶向药物治疗并非“灵丹妙药”

近年来,靶向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其“奇效”的传闻也越来越多。然而,专家指出,临床存在大量盲目使用靶向药物现象,靶向药物并非适用于每一位肺癌患者,个体使用靶向药物疗效差异也很大。患者应理性对待,治疗前需咨询医生、做基因突变检测等以判断是否适合。


靶向药物治疗的原理和适用人群

靶向药物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分子而设计的治疗方法,其特点是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然而,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取决于患者是否具有合适的靶点,能否在个体患者身上找到合适的“靶”以及能否在采用后控制肿瘤的生长,都是因人而异、因靶而异的。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肺癌患者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约75%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失去了手术根治性治疗机会,常规放化疗的临床效果也不甚理想。靶向治疗对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明显,例如,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患者,可以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致癌信号的传输达到控制癌症的效果。然而,对于K-ras基因突变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基因突变检测是选择靶向药物的关键

专家强调,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基因突变检测的结果,这样靶向药物才能找到合适的靶点并充分发挥疗效。研究发现,女性、腺癌、不吸烟、亚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很高,尤其亚裔患者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为30%至40%,高于欧洲患者的10%至15%。因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度敏感,这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确诊初期就选用特异靶向药物治疗,以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


理性看待靶向药物治疗,避免盲目使用

靶向药物治疗并非“灵丹妙药”,患者应理性对待,切忌盲目使用。在选择靶向药物治疗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判断是否适合使用靶向药物。只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靶向药物虽在肺癌治疗中有独特优势,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80%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中晚期约 75%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常规放化疗效果不佳。分子靶向药物需找到合适靶点,有无 K-ras 和 EGFR 基因突变是影响疗效关键,不同患者疗效各异,应咨询医生做检测判断是否适用。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