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卧推常遇举不动难题,别慌!它重视力量达标,不同情况有不同解法。要练轻松,需三头肌和肩部三角肌协同发力。可找搭档或教练助练冲击极限,注意安全。还需了解杠铃与哑铃卧推区别,让胸肌锻炼更高效。

杠铃卧推举不动怎么办?

杠铃卧推举不动的常见原因

选择杠铃卧推练习举不动是正常的,有些人是力量不够,有些人是方式不对。
1、力量不足:卧推这个动作,无论是哑铃还是杠铃卧推,都是需要三头肌和肩部三角肌前束协同发力的。如果这部分肌肉达不到一定水准,也限制了胸大肌进一步发展,就好比水桶盛水的短板原理。
2、技术错误:如果三头、肩部力量得到长足的进展,那么卧推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时如果能改进一些未尝试的锻炼方法,可能会有更明显的进步。

提高杠铃卧推能力的方法

健身锻炼像盖房一样,增加锻炼强度和负荷要循序渐进,很多人很害怕举不起来,所以可以找个训练搭档或教练来帮助,在每次训练时冲击极限重量一组做几次强迫试举,可以只做1-2次,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力量会有很大进步,极限重量也在上升。要注意安全,必须有人保护,而且健身伙伴有保护的经验,否则绝不能盲目加重。

杠铃卧推怎么做

杠铃的选择和握距

1、杠哑铃锻炼,主要以铃重、握杠方式、握距、举的角度、举的速度和组次数等因素影响被练的肌肉,胸大肌也不例外。
2、卧推举杠铃的杠径以稍粗为佳,外径35一40毫米,壁厚0.5一3.0毫米。杠杆粗些,可减少对于掌的单位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利于手臂推起。
3、握位至铃片的距离以短为好,大约100毫米,使重量(作用力)集中在接近胸肌的垂直面上,并可减兔力偶的产生。

杠铃卧推的部位和角度

4、杠杆起落的位置必须放在被练的胸肌部位(下至横隔,上至锁骨)。练胸应由下至上、由宽到窄,即先练下胸(倒斜卧),再练中胸(平卧),后练上胸(正斜卧)。先宽握杠,再中握杠,后窄握杠。宽握杠练胸肌宽度,窄握杠练胸肌高(厚)度。
5、至于卧推举凳,倒斜卧推(20一30度)与平卧推用短凳,推举时仅上背接触凳面,可使胸部挺起,并增大单位压力。
6、正斜卧推用坐式弧形凳(30一45度)可使上胸挺起,成水平位,使杠铃垂直作用于上胸肌。

杠铃卧推和哑铃卧推的区别

1、杠铃卧推时,手的握距是不变的,以肩关节为轴,肱骨(大臂)旋转的角度有限,所以胸大肌的做功距离较短
2、哑铃卧推时,双手运动轨迹更自由,大臂旋转的角度几乎为90度,所以胸大肌做功距离更长,胸大肌的刺激就更深
3、由于哑铃卧推轨迹更自由,更难控制发力,所以重量一般比推杠铃要小很多,而杠铃卧推能加大重量刺激肌肉绝对力量的发展
4、一般胸大肌的锻炼先杠铃卧推,再哑铃卧推,如果胳膊先没劲儿了,那就是肱三头肌太弱,或者是肱三头肌借力比较多,应该加强肱三头肌,或者运用预先疲劳法练习,先单关节动作刺激胸部

杠铃卧推要注意多部位协同发力,循序渐进增加强度。可找搭档或教练保护,冲击极限重量。握杠、卧推凳等细节也有讲究。哑铃卧推轨迹自由,刺激更深,但重量一般较小。先杠铃后哑铃,若胳膊先没劲,加强肱三头肌或用预先疲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