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示踪剂进行的核医学影像技术,它可以检测和测量体内的生物代谢过程和分子活动。 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复发或残余病灶的检测方面,PET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原理是基于恶性肿瘤生长及增殖快,对葡萄糖、氨基酸、核酸等物质需求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或良性肿瘤;同时在一些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表面存在某些受体或抗体高表达现象。 目前最常用的显像剂为 18F-FDG,它能准确地测量肿瘤的葡萄糖代谢异常程度并对其进行显像。除了上述适应证,PET 还可以用于胰腺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或卵巢癌等其他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监测。
PET在肿瘤诊断中的原理和应用
PET显像原理
PET显像利用肿瘤的病理生理改变,通过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配体拮抗剂或抗体,注射入机体在病灶明显聚集而对肿瘤进行显像,属于阳性显像范畴。目前最常用的显像剂为18F-FDG,其显像原理如下:
1、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异常旺盛的无氧葡萄糖酵解现象,即使在有氧环境中也是如此。
2、静脉注射18F-FDG后,18F-FDG 随血液循环到达肿瘤所在部位。
3、由于肿瘤细胞表面存在高表达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Glut3),使18F-FDG大量进入肿瘤细胞内。
4、在细胞内的已糖激酶(大多数恶性肿瘤内已糖激酶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作用下,18F-FDG转变为6-磷酸-18F-FDG。
5、由于FDG与正常葡萄糖存在分子结构的差异,它不参与葡萄糖的进一步代谢而滞留在细胞内。
6、通过PET动、静态扫描,能准确地测量肿瘤的葡萄糖代谢异常程度并对其进行显像。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肿瘤,如高分化原发性肝癌,细胞内存在较高水平的葡萄糖-6-磷酸酶,能将存在于细胞内的6-磷酸-18F-FDG水解成18F-FDG,后者通过自由扩散游离出细胞,18F-FDG便不在肿瘤细胞内聚集而出现假阴性。
PET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适应证
PET在大多数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复发或残余病灶的检出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临床适应证可分为主要适应证和一般适应证两类:
主要适应证
1、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
2、肺癌治疗前分期、疗效评价和残余或复发病灶的诊断。
3、大肠癌的诊断及分期。
4、恶性淋巴瘤的分期、恶性程度判断及疗效评价。
5、黑色素瘤的分期。
6、食道癌的诊断及分期。
7、脑内胶质瘤的分级、术后复发灶和疤痕组织的鉴别。
8、头颈部肿瘤,特别是鼻咽癌的分期、残余或复发病灶的检测。
9、乳腺癌的诊断及分期。
一般适应证
1、胰腺癌的诊断及分期。
2、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诊断。
3、子宫、宫颈或卵巢癌的诊断、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监测。
4、其他肿瘤:如肝癌、肾癌、前列腺癌等。
PET检查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病理特征、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
PET 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复发或残余病灶的检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显像原理是利用肿瘤细胞异常旺盛的无氧葡萄糖酵解现象,通过静脉注射 18F-FDG 后在肿瘤细胞内的代谢来进行显像。目前,它主要适用于肺内孤立性结节、肺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黑色素瘤、食道癌、脑内胶质瘤、头颈部肿瘤、乳腺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子宫颈或卵巢癌等的诊断及分期,也可用于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