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球癌症的危害日趋严重,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癌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第二位死因,在部分省市、城市的恶性肿瘤已占总死因的第一位。我国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大部分集中在胃、肝、肺、食管等部位,其中 4 个部位的癌症死亡数合计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数的 74.96%。
癌症流行现状
癌症的危害程度
癌症在全球的危害日趋严重。在我国70年代中期,癌症发病每年约90万人,癌症死亡每年约70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介绍: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癌症发病每年约700万人,癌症死亡每年约500万人。到90年代,全世界癌症发病每年约1000万人,每年死亡约700万人。到90年代初期(1990年~1992年),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抽样调查结果,癌症发病全国每年约160万人,死亡每年约130万人。
老年人癌症的发病率
癌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肿瘤登记资料(1988年~1992年),以北京、上海、河南林州和福建长乐为例,可以看到老年人癌症的发病率是很高的,60岁以上老年人癌症的的发病率可以比30岁左右的人群高出约100倍。
按1990~1992年全国癌症死亡率抽样调查,也显示同样情况,20岁以前癌症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均小于10/10万,35岁以后癌症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55岁~84岁年龄组死亡率达到最高水平(1000/10万左右)。
癌症的死亡原因
癌症是第二位死因。从全国1990~1992全部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看,城市居民前三位死亡原因是:
1. 脑血管病
2. 癌症
3. 呼吸系统疾病
农村居民前三位死亡原因是:
1. 呼吸系统疾病
2. 癌症
3. 脑血管病
可见无论城乡,癌症都是第二位死因。到90年代后期,已有部分省市、城市的恶性肿瘤占总死因的第一位。城市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的20.59%,在大城市里,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的25%左右,相当于每死亡4~5个人中,有一个人死于癌症。农村恶性肿瘤死亡占总死亡的17.21%,相当于每死亡6个人中有一人死于癌症。
癌症的好发部位
癌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的危害程度约为发展中国家的3倍,从癌症好发部位看,肺、乳腺(女)、结肠和直肠、前列腺、膀胱、子宫体和胰腺等部位在发达国家中发病较多;胃、宫颈、食管、肝、淋巴、白血病和喉等部位,在发展中国家发病比发达国家多。
我国属发展中国家,目前癌症的流行特征与多数发展中国家相似。随着年代变迁,我国癌症的流行特点也逐渐向发达国家的样子变化,因为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对癌症的发病起着较大的影响。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统计,癌症的部位共计62种,这62种癌症在我国居民中均有发生。我国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大部分集中在几个主要部位,如胃、肝、肺、食管等。上述4个部位的癌症死亡数合计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数的74.96%(胃癌23.93%, 肝癌18.74%, 肺癌16.18%, 食管癌16.11%),共约97万4千余人。癌症死亡率较高的部位还有子宫颈、直肠和结肠、乳腺、白血病、脑瘤、子宫体、鼻咽、胰腺、骨和关节等。
目前,癌症在全球的危害日趋严重,我国的癌症流行现状不容乐观。癌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在城市和农村均已成为第二位死因。虽然我国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大部分集中在几个主要部位,但随着年代变迁,癌症的流行特点也逐渐向发达国家的样子变化。因此,我们应提高对癌症的重视,加强癌症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