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冷是很多人冬季常见的困扰,不仅影响生活,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冻疮。本文介绍了冬季缓解手脚冰冷的方法,包括保暖、改善饮食、适当运动、按摩穴位等。中医认为,保持身体温暖、促进血液循环、调理饮食和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改善手脚冰冷的状况。

手脚冰冷的困扰:冬季如何改善?

手脚冰冷是很多人的冬季常见困扰,甚至会导致冻疮,影响日常生活。本文将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分析手脚冰冷的原因,并提供改善方法,帮助你摆脱手脚冰冷的困扰。

西医观点:血液循环不畅

原因

西医认为,冬季手脚冰冷多半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血液携氧由心脏泵出,在身体各部位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维持体温。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会导致末梢循环不良,从而出现手脚冰冷:

  1. 贫血: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2. 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液供应不足。
  3. 血管收缩能力差:血液无法顺利流向末梢。
  4. 女性月经期或生育期:激素变化影响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

中医观点:阳气虚衰

原因

中医认为,手脚冰冷是因为人体阳气虚衰,不能温煦全身,特别是四肢末端的手脚得不到阳气的温煦,因此会出现手脚冰冷现象。此外,即使阳气不虚,但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阳气瘀滞在体内,无法到达手脚,也会导致手脚冰冷。

摆脱手脚冰冷的“衣食住行”

“衣”:保暖防寒,告别美丽“冻”人

血液有“得热则行,遇寒则凝”的特质,所以要保持血运畅通、充盈,抵御寒潮。冬季要积极采取保暖措施,如:外套、毛帽、手套、围巾、口罩、保暖内衣、袜子等,并注意衣物不要过紧,避免阻碍血液循环。晚上睡觉时可以穿上保暖毛袜,帮助双脚抵御寒冷。

“食”:告别生冷,补充维生素

寒凉、生冷的食物会消耗人体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人体。冬季要禁食生冷,多吃温补的食物。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有助于缓解手脚冰冷,因为:

  1. 维生素B1、B2、B6帮助合成烟碱酸,稳定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改善神经紧张、扩张末梢血管,改善手脚冰冷。
  2. 维生素E扩张末梢血管,促进末梢血液循环畅通。

“住”:泡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泡脚是促进血液循环的有效方法。将40度左右的热水漫过脚踝,不出20分钟身体就会发热。可以在水中加入生姜或甘菊、罗勒、肉桂、迷迭香等精油,以及辣椒入浴剂等,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日常闲暇时间可以揉搓手脚心,或者按摩阳池穴、涌泉穴、劳宫穴、气冲穴、肾俞穴,达到手脚保暖的效果。

“行”:坚持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运动能够促进人体各个部位活动,改善血液循环。冬季适合的运动有慢跑、快步走、跳绳、打太极拳等。即使没有时间运动,也可以通过爬楼梯的方式锻炼。工作40分钟后,站起来走一走,踏踏步,工作过程中动动手指和脚趾,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手脚冰冷。

中医按摩穴位缓解手脚冰冷

天气寒冷,抵抗力差的人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和手脚冰凉。按摩命门穴、神阙穴、关元穴这三个穴位,可以散寒、益气、补肾,缓解不适。操作方法如下:

命门穴

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命门之火衰微,则寒邪易侵袭人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命门穴是壮阳补肾散寒的常用穴位。操作方法是擦法,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

神阙穴

位于肚脐中,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操作方法是两手搓热后,重叠,一手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上,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关元穴

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是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能大补元阳。具有温肾、散寒、益气的作用,是治疗真阳不足、肾阳虚衰、寒凝血结、阴寒内积的常用穴位。操作方法是擦法,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

对于每年都会出现手脚冰冷的人来说,平时要做好御寒工作,衣食住行都要注意。改善自身的血液循环,适当的做一些运动。少吃寒凉和生冷的食物。坚持做好这些,就能有效缓解手脚冰冷的困扰,享受温暖舒适的冬季。

冬季手脚冰冷,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或阳气虚衰导致。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需注意:穿衣要保暖,多吃温补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等,补充维生素 B 族和维生素 E;居住方面,睡前泡脚并按摩穴位,如阳池穴、涌泉穴等;闲暇时多运动,如慢跑、快步走等。中医认为,命门、神阙、关元三穴可散寒、益气、补肾,对缓解关节疼痛及手脚冰凉等症状有一定作用。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