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 2 岁左右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不同叛逆期特点不同,应对方法各异。此阶段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易粘人又叛逆。家长可理解尊重、适当满足,采用多项选择等方法缓解冲突,培养爱心同情心,让孩子健康成长。
宝宝叛逆期,家长如何应对?
一、了解宝宝叛逆期的特点
宝宝的叛逆期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做一些夸张的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喜欢做对抗性行为。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做个大人,喜欢自己动手完成事情,不喜欢被别人帮助。他们需要被尊重,不喜欢被指挥,因此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同时,2岁的孩子也会突然很粘人,害怕失去最亲的人。这个阶段的孩子感情剧烈,又变化无常,会在两个极端摇摆不定,比如“要----不要,行----不行”。有的宝宝还很难接受新的事物,没有吃过的食物,没有穿过的衣服等他都不要。
二、应对叛逆期宝宝的有效方法
1、理解和尊重:充分理解儿童要自己尝试、独立表现的要求,尽量多创造一些条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适当的或充分的满足后,他们的叛逆行为、叛逆性心理自然就逐渐减少。当孩子的意见和我们的意见相矛盾时,可以利用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用别的事物把孩子吸引开,待问题解决后,再找适当的时机去进行说理教育。
2、适当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当孩子没有道理而又不能满足他们时,我们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让孩子闹、让孩子自讨没趣,等孩子情绪好转,能听讲道理的时候,再慢慢来进行教育。这种方法反复几次,孩子自然知道哭闹、不满也无法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合理的要求,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
3、培养儿童的爱心、同情心:幼儿的叛逆性行为很多时候表现为破坏性、挑斗性。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心、同情心”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情心、爱心是人类共存共生的基础,也是人生观教育的关键。如对同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打人,不欺负人,敬老爱幼,同情弱者,尽量去帮助别人,保护动植物,疼爱父母等。这也是教育培养幼儿同情心的有效手段。如果幼儿有了这种爱心、同情心,他们的叛逆性心理就会大大的减弱。
两种错误的做法
一、高压政策
宝宝反抗的时候,你往往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因此实施高压政策,让他屈服。结果很有可能以宝宝的委屈哭闹和你的难受心情收场。高压政策会让宝宝失去良好的判断力,形成一种“奴性”人格,因为他屈从于自己所处的劣势而不是理性的思考,随之产生垃圾情绪,离开理性的排解,找不到合适的宣泄途径,会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
二、溺爱顺从
现在的父母,往往认为传统的养育方式过于老套,大家从各种媒体中获得了很多的理论储备——这些理论都强调首先要尊重宝宝、热爱宝宝,但对于如何在权威与爱之间找到平衡点缺乏实战的经验。如果恰巧你是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弱、执行力不够的人,在与宝宝的“博弈”中总是处于下风,那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溺爱顺从宝宝了。
好方法值得尝试
一、多项选择法
在亲子间发生对抗冲突的时候,你不必急于将自己的意见坚决执行。我们可以试试这样的方式:“宝宝,必须睡觉了,因为明天我们还要做很多事情。如果你现在还不想睡觉,可以选择再听一个故事或者玩十分钟,你选择哪一个?”这种多项选择法在与宝宝打交道的过程中十分有效,很多宝宝即使两个方案都不是他原来想要的,但是他喜欢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感觉,所以能接受,并且因为方案是自己选择的,所以执行起来十分利落。你不妨一试。
二、约法三章法
宝宝生来就是有秩序感的,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和他共同商定日常的作息时间及对某些事情的处理方式——要共同商定,否则一个外在的规则会被宝宝视作异己加以排斥。一旦他参与了制定,他便会觉得这些规则很神圣,会努力遵守。你也要认真对待你宝宝的约定,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你可以提醒他遵守约定。
三、角色扮演法
轻松的亲子游戏能让宝宝明白应该做什么。你可以装成一个做事拖沓又极不听话的孩子,让宝宝扮演妈妈的角色,看看他是如何来对待你的。有的宝宝会用你常用的方式对你,也有的宝宝会用他心目中期望的你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你,你需要细心观察。通过角色扮演,亲子之间的对抗自会消弥不少哦!
宝宝叛逆期需理解尊重,适当满足其意愿,避免高压或溺爱。可用多项选择、约法三章、角色扮演等方法缓解亲子冲突,培养爱心同情心,让宝宝在良好环境中成长,成为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