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小动作常让人费解,如吃手、撕纸等。其实这些是正常现象,甚至是聪明的表现。吮吸手指助大脑发育,撕纸扔东西是学习方式,重复动作是好的学习途径,认生是自我防御,自言自语是语言学习过程。别担心,别阻止,让宝宝快乐成长。

宝宝的小动作,都是聪明的表现

吮吸手指

宝宝吃手是他们探索感知世界的过程,也是大脑发育、心理发育和心理成熟的需要,是刺激大脑发育和安定自我情绪的必要行为。
宝宝出生的第一年是发育过程中的口腔期,实际上刚出生就有吮吸本能,只是动作能力不强。4~5个月左右,这项技能加强,他们就会开始吃手。
吃手还能消除不安、烦躁和紧张的情绪,能让他们获得满足。
注意:
1、一岁以内宝宝吃手无需阻止,注意手部卫生。
2、一般两岁后,孩子吃手的习惯就逐渐消失。
3、较大宝宝还吃手,需阻止,但要讲究方法,切忌施压。

撕纸扔东西

宝宝撕纸乱扔东西是他们了解周围世界的运行规律,了解自己接触到物体的特点等等,这是他们独有的学习方式,也是他们满足好奇心的方式。
比如,扔东西的过程,就是他们在感受物体的触摸感,听声音,看它掉落地下的规律。这个过程还能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呢~
就算是大人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撕纸,对于小小的他们来说也是复杂的,所以他们会通过各种摸索尝试来寻找把纸张撕破的方法。
注意:
1、危险物品要离宝宝远一点。
2、扔东西的过程也可以发展成亲子游戏,但也要学着锻炼宝宝自己把东西捡回来。
3、边角锋利的纸张应该远离喜欢撕纸的宝宝。

重复动作

宝宝在一段时期内很喜欢“重复”地做一件事。同一本书,同一个故事,同一个问题,同一个茶杯倒水,重复开关水龙头。。。。。。重复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方式!
所有宝宝爱重复的原因都一样,就是会做某件事后觉得特别高兴。这个重复的过程,也能让他们记住这些信息。
心理学家认为,喜欢重复做一件事情是年幼儿童共同的心理特点,对发育至关重要。

见人认生

1岁以内的宝宝有认生的心理,再正常不过了,认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动物亦然)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罢了。
一般宝宝是从3个月左右开始有认生的表现,因为他们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能区别爸爸妈妈等熟悉的人与其他外人的面孔,这是智力发育的阶段。
大概过两三个月就会消失。
注意:
1、不要随便给宝宝贴上内向、含蓄的标签。
2、宝宝认生还与来人的表情、动作、声音等有关,有时候是被吓到了。
3、认生哭闹时,多给他们安全感。
4、宝宝再大一些还认生的话,可慢慢锻炼,提高交际能力。

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必经过程。
人的言语有两种形式:出声的外部言语和不出声的内部言语。
1岁开始,他们是发自内心地说话。
大概到3岁左右,他们能像成人一样在心里思考问题。
就好比有时候,我们也会自己跟自己说话,推翻自己的答案,这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你可以静静聆听,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哦,有时候会听到ta咯咯咯地笑出声来,甚是可爱。

宝宝的这些小动作看似费解,实则是他们聪明成长的体现。吃手、撕纸等行为是学习探索的方式,重复动作助其记忆,认生是自我防御,自言自语更是语言学习的过程。家长只需正确引导,让宝宝在快乐中成长。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