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常见于消化道疾病,不少人对其不以为然。其实,它可能是大肠癌信号,尤其老人需重视。便血可见于多种疾病,成人多为痔或大肠癌,儿童多为息肉出血。不同病因便血表现不同,若持续便血或潜血阳性,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大肠癌。

便血的隐患:警惕大肠癌

便血的常见病因

便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并不代表就一定是患了大肠癌。便血的病因有很多,包括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在这些病因中,成人最常见的便是痔出血或大肠癌,而儿童最常见的是息肉出血。

不同病因的便血表现

不同病因的便血表现有所不同:

1. 息肉的便血: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块表面。

2. 痔的便血:常见的是鲜红的,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是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3. 大肠癌的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粘液血便,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无粪便。如果癌肿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直肠癌约80%有便血。

4. 肛裂的便血:便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

便血的误诊风险

大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有的病人只表现为大便习惯性改变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常被误诊为痔疮等。

警惕持续性便血

如果出现持续性便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一定要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大肠癌的可能。

便血虽常见,但需警惕其背后隐患。它可见于多种消化道疾病,成人多为痔或大肠癌,儿童多为息肉。不同病因便血表现各异,如肛裂伴剧痛等。大肠癌早期易误诊,持续便血或潜血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查,别忽视这一症状背后的问题。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