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期未准妈妈需关注怀孕成功的身体反应。怀孕后身体会有诸多变化,如无月经、乳房变化等。具体怀孕征兆包括恶心呕吐、尿频尿急、胃区不适等,各有相应护理措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怀孕的征兆
1. 恶心和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妊娠头2个月最常见的症状,约会50%的孕妇有不同程度恶心表现,1/3的孕妇有呕吐经历,以清晨最明显,少数孕妇全天频发。
1. 恶心呕吐的原因可能是体内激素变化致胃肠平滑肌松弛。
2. 也有实验证明,恶心呕吐症状与孕妇的焦虑情绪有关。
3. 护理工作应首先评估孕妇的现状,而后为孕妇提供缓解措施。
2. 尿频、尿急
妊娠早期,由于增大子宫压迫膀胱所致。当妊娠12周子宫越出腹腔后,症状自然消失。
1. 妊娠晚期,由于胎先露的入盆,膀胱再次受到挤压,尿频现象又重复出现。
2. 某些孕妇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时有尿外溢情况。
3. 护士需要向病人解释出现症状的原因,只要排除尿道感染情况,尿频、尿急属于正常现象。
4. 不必要为此限制孕妇液体的摄入量,以免导致脱水,影响机体正常代谢过程。
5. 同时指导孕妇作缩肛运动,训练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
6. 尿频、尿急以及孕期溢尿情况,在妊娠终止后,症状自然消失。如果症状继续存在,表示会阴肌肉过度松弛或盆底有损伤,应该进一步检查、处理。
3. 胃区不适
孕妇常有反映酸、暖气、上腹压迫感等症状,是由于子宫增大造成胃部受压的结果。
1. 再加上孕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部肌肉张力低,尤其胃贲门部括约肌松弛,致胃内容物倒流到食道下段,食道粘膜受到刺激而产生胃区烧灼感,孕妇主诉“烧心”。
2. 护理实践提示,饭后立即卧床、进食过多或摄取过多脂肪及油炸食品均会加剧“烧心”症状,故应避免。
4. 胀气
怀孕期,由于胃肠道活动减弱,肠内气体常易积聚引起令人不悦的腹胀,多不需特殊治疗。
1. 措施是帮助孕妇识别起胀气的食物,指导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过饱情况,以少量多餐方式满足机体的需要。
2. 建议孕妇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适当锻炼均能促进肠蠕动,有预防和减轻腹胀的作用。
3. 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缓泻剂或软化大便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5. 便秘
造成便秘的原因是增大的子宫推挤使小肠移位、液体摄入及室外活动量减少、孕期肠蠕动减缓、孕期补充铁剂。
1. 措施是帮助孕妇回顾促成便秘的因素,了解孕妇饮食情况。
2. 与孕妇共同讨论并使其理解液体的摄入量、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纤维素食物的重要性,以及定期排便习惯与便秘的关系。
3. 鼓励每天适量运动,以助维持良好的肠道功能。
4. 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但不能养成依赖药物的习惯。
5. 建议孕妇多吃香蕉,不仅获得食物的满足,还能预防便秘,称之谓“非药物性治疗方法”。
备孕期未准妈妈要关注怀孕征兆,如没月经、乳房变化等。怀孕后约 16 - 20 周可感觉胎儿移动。恶心呕吐常见,护理需评估现状并提供缓解措施。还有尿频、尿急、胃区不适等,多为正常现象,可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保持孕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