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对婴儿玫瑰疹存在疑惑,它多见于半岁到两岁幼儿,高烧后出疹,四肢疹子少,大多不痒。致病原是第六、七型人类疱疹病毒,易与多种疾病混淆,护理时要让孩子休息、多喝水等,不必频繁跑医院。

什么是婴儿玫瑰疹?

婴儿玫瑰疹的定义

婴儿玫瑰疹好发于半岁到两岁之间的幼儿,这种疾病会出现摄氏39度以上的高烧,伴随发生一些不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与腹泻。
发烧一般会持续2-5天,平均3天。烧退以后,在脸部与躯干部出现红斑或稍微鼓起的丘疹,四肢的疹子较少,大多不痒,在几天以内就会恢复。
只要在临床上符合这些特徵,就可以诊断为婴儿玫瑰疹。

婴儿玫瑰疹的致病原因

婴儿玫瑰疹的致病原因是最近发现的第六型与第七型人类泡疹病毒。
对于同一种病毒而言,会有终生的免疫力。但是虽然第六型与第七型人类泡疹病毒在生物学的特性上十分类似,但是不一定有交叉免疫力。
此外,有一些少数病毒所引起的疹子会有些类似婴儿玫瑰疹,所以有少数儿童会出现两次婴儿玫瑰疹。
第六型与第七型人类泡疹病毒在感染以后都会终身潜伏,而大部分的成人都在儿童时期得到过传染,所以大部分的成人身上都有这种病毒潜伏。
这种病毒会由口水中出现,所以目前认为其传染途径很可能是家中成员的亲密接触,尤其是会接触到口水的场合。
因为这种疾病极为常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儿童在两岁以前都会得到感染,并不需要特殊的预防。

婴儿玫瑰疹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婴儿玫瑰疹症状容易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药疹、麻疹、风疹、肺炎球菌脓毒血症等疾病。

风疹

1、风疹发热6~24小时后出疹前,发热和发疹可同时发生。
2、枕后及颈后的淋巴结肿大。

麻疹

1、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咳嗽)较重。
2、患病初期口腔粘膜有麻疹黏膜斑(koplik斑)。症状为:在两侧近第一臼齿颊粘膜上出现周围有红晕的针尖大小白色小点。
3、之后的1~2天斑点增加并互相融合,2~3日内消失。
4、另外发热和发疹可同时发生。

药疹

1、有服药史,且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对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应做好鉴别诊断,认真询问病史、过敏史及体格检查,及时检测血清麻疹、风疹igm抗体,以免误诊、漏诊。

婴儿玫瑰疹该如何护理?

生病时,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发烧时,要给孩子多喝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
如果孩子体温较高,并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免发生高热惊厥。
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婴儿玫瑰疹,而且孩子的精神状况比较好,家长就可放心在家里护理,不必一次次往医院跑。
得了婴儿玫瑰疹,必须要经过几天高烧、热退疹出的阶段。
带着患病的孩子反复跑医院,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病情复杂化。
也不要乱给孩子服药,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婴儿玫瑰疹常见于半岁到两岁幼儿,有高烧等症状,烧退疹出,致病病毒会潜伏。易与多种疾病混淆,护理时要让孩子休息、多喝水等。虽常见但大多无需特殊预防,家长不必因反复就医造成交叉感染,也勿乱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