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疳积让家长们头疼,喂药困难且见效慢。中医传统疗法捏积效果佳,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文中介绍了运大肠等 5 种手法及注意事项,还列举了宝宝生积的特征。妈妈们不妨一试,让宝宝远离疳积困扰。

宝宝疳积的居家治疗法

捏积疗法

宝宝有“积”,可以通过吃健脾、消积的药物治疗,但对有些宝宝来讲喂药很困难,且见效慢。中医传统疗法即捏积,对治疗宝宝有“积”有其独到之处。捏积也称为小儿按摩,是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捏积的方法操作简便,方便易行,并且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方法为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各位妈妈不妨一试。

捏积的操作方法

1. 运大肠

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 推脾土

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 揉板门

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 推天河水

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 捏脊

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

妈妈须知

1. 在进行上述疗法时,妈妈一定要注意推拿手法要轻柔,在按摩处的皮肤上撒少许爽身粉,这样操作起来会减少阻力,减轻不适感。
2. 如果宝宝皮肤局部有皮疹或破损,一定要暂时停止按摩。
3. 正在发热患病的宝宝不适宜使用此法。操作掌握不好的妈妈,可到中医医院进行此项治疗。

宝宝生积的几个特征

1. 厌食,饭入口后久含不呑,吃一顿饭要很长时间。
2. 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
3. 免疫力低,经常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4. 烦躁易哭,难以入睡或睡不安宁,动则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5. 生长不良,面黄瘦弱,口气较重,小便短黄或清长,大便酸臭或溏薄。

宝宝疳积有多种居家治疗法,如捏脊、运大肠等,操作简便且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按摩时手法要轻柔,注意皮肤情况,发热患病宝宝不宜。若掌握不好可去中医医院。宝宝生积有厌食等特征,这些方法或能助宝宝恢复健康。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