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让不少家长束手无策?别慌,小编来支招!发烧降温首选物理法,超 38.5℃用药物。补充水分,出疹后可听音乐、做抚触、户外活动。注意,38.5℃以上要就医,别乱用药哦!还有相关知识及阅读推荐,快来了解吧!
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发烧期间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发烧期间,家长要保持冷静,做好以下几项:
1. 物理降温:首选温水擦浴或洗热水澡,水温比体温低1℃即可。不要用酒精擦浴,因为宝宝皮肤薄,吸收能力强,酒精易被吸收,对身体有害。
2. 药物降温: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使用药物降温,常用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咛,泰诺林),布洛芬(托恩,美林)。切忌不要给宝宝服用阿司匹林(巴米尔)。
3. 补充水分: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喝白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不要添加新辅食,给宝宝吃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
4. 舒缓情绪:出疹后的宝宝可能会有些烦躁,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做一做婴儿抚触。天气好的话,还可以带宝宝到户外活动,不用避风。
5. 及时就医:宝宝发烧38.5℃以上就一定要去看医生了,必要时还需要化验一下血常规。因为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现都是发烧,只有医生才能鉴别清楚。千万不要给宝宝乱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幼儿急疹早期症状
幼儿急疹主要发生在2岁以内的宝宝,尤以1岁以内最多,四季均可发,一生感染2次以上者微乎其微。潜伏期一般为5~15天。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病初即有高热,体温达39~40,持续3~5天而骤降,热退后疹出。
发热期
1. 常突起高热,持续3~5天。
2. 高热时期可伴随惊厥、烦躁、咳嗽、呕吐、以及腹泻,有的患儿在高热时可出现抽风。
3. 除感冒症状外,精神和食欲尚佳,但会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
4. 表现为高热与轻微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出疹期
1. 病程第3~5天体温骤然退至正常,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
2. 皮疹散在,为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很少融合。
3. 首现于躯干,然后迅速波及颈、上肢、脸和下肢。
4. 皮疹持续24~48h很快消退,无色素沉着,也不脱皮。
5. 在发热期诊断比较困难,不过从患儿全身症状轻微与高热表现不一致,周围血象中的细胞总数减少,应考虑之。
6. 一旦高热骤退,同时出现皮疹,诊断就不难建立。
7. 在出现症状3天内,可从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唾液中分离HHV-6,或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病毒基因进行病原诊断。
幼儿急疹诊断依据
1. 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
2. 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
3. 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
4. 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
5. 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幼儿急疹不可怕,发烧降温先物理,超 38.5 用药物。补充水分防脱水,出疹后可听音乐、做抚触、户外活动。若 38.5℃以上要就医,别乱用药听医嘱。其早期症状有高热骤降后出疹等特点,可据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