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有诸多传统禁忌,如不能洗头洗澡、刷牙梳头等。这些禁忌到底有无科学依据?中医和西医分别给出了不同看法。其实,产后适当进行这些活动有益于健康,关键是要掌握好方法和时机。
坐月子习俗的科学解读
习俗一:月子里不能洗头、洗澡
产后是否可以洗头、洗澡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传统习俗认为,月子里不能洗头、洗澡,因为会受风寒侵袭,将来头痛、身体痛。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反而对产妇健康不利。
中医认为:产后可以洗浴,但需要根据季节和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时机。夏天可在产后3天,冬天宜在产后1周后,并且洗浴次数不宜过多,尤其是体虚者。洗浴水温要温暖,即使在炎夏也不可低于37℃,因为太凉会导致产妇气血凝滞,日后可能患月经不调,身体疼痛。洗浴后,如果头发未干不可辫结,也不可马上睡觉,否则湿邪侵入而造成头痛、脖子痛。
西医认为:如果会阴部没有伤口,而且产妇的疲劳已经恢复,随时都可洗沐浴,不宜用盆浴。但每次洗浴时间不要太久,每次5-10分钟,以20℃的室温、34-36℃的水温最为适宜,洗后赶快擦干身体,及时穿好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总而言之,产后洗澡、洗头有益于产妇的健康。至于何时开始,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所处地域气温来选择,不要让水温太凉,以防身体受冷引起诸多不适。
习俗二:月子里不能刷牙、梳头发
传统习俗认为,月子里不能刷牙、梳头发,会造成牙齿过早松动及头皮疼痛。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反而会对口腔和头发造成损害。
中医认为:产后应该洁齿。因为月子里进食大量糖类、高蛋白食物,最易坏齿,引起口臭、口腔溃疡等,所以刷牙会保护牙齿和口腔。但宜在产后3天后采用指漱,即将右手食指洗净,或在食指上缠上纱布,把牙膏挤于指上,以手指充当刷头在牙齿上来回擦拭,然后再用手指按压齿龈。这样做会活血通络,反而有牢固牙齿的作用。
西医认为:产后应与平时一样每天刷牙、梳头。产妇所进食的食物大多细软,本来就失去了咀嚼过程中的自洁作用,更容易为牙菌斑的形成提供条件。刷牙可有效清洁口腔,预防牙周疾病。
因此,产后刷牙、梳头发有利于口腔和头发的健康,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产妇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注意头发的清洁和护理。
坐月子的传统禁忌颇多,如不能洗头洗澡、不能刷牙梳发等。其实,产后适当进行这些活动有益健康,如产后 3 天可洗澡洗头,3 天后可刷牙梳发等,但要注意水温、方式等。别让传统禁忌束缚,科学坐月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