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6 月中下旬至 7 月上半月的梅雨季,宝宝易患病。空气湿度大、细菌病毒滋生,正值手足口病高峰期。妈妈要把握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四点,谨防宝宝患病。
梅雨季节,宝宝的四大健康问题
1. 手足口病
梅雨季节湿度大,气温高,细菌和病毒容易滋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口腔不适、咽痛等,患儿口腔、咽、软腭、黏膜、舌、齿龈等部位会出现疼痛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
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很重要,因为早期症状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容易误诊。妈妈们要特别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同时伴有口痛、腹痛、厌食等表现。
如果发现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应尽早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病毒传播。
手足口病一般可自愈,但患儿抗病能力较差,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发育状况。
1. 早发现:及时识别手足口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口腔不适、咽痛、口腔内出现小水疱等。
2. 早诊断:观察患儿是否有口痛、腹痛、厌食等表现,及时就医。
3. 早隔离:患儿应尽早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避免病毒传播。
4. 早治疗:对症调治,可选用中成药板蓝根颗粒等清热解毒类药物。
2. 湿疹
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容易诱发宝宝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脱屑、起水泡等症状。
梅雨季节,宝宝的皮肤容易受到潮湿环境的影响,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湿疹。
1. 保持皮肤干燥:勤换衣物,及时擦拭汗液,避免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
2. 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接触花粉、尘螨、宠物等过敏原,防止湿疹加重。
3. 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选择温和、不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含有香精、色素等成分的清洁产品。
4. 及时就医:如果湿疹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3. 肠胃炎
梅雨季节气温高,细菌容易滋生,宝宝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患肠胃炎。肠胃炎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
1.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宝宝饮食的清洁卫生,避免食用生冷、不洁的食物。
2. 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细菌通过手进入口腔。
3. 补充水分:宝宝腹泻或呕吐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4. 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的肠胃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4. 感冒
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气温变化无常,宝宝更容易感冒。感冒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
1. 注意保暖:梅雨季节昼夜温差较大,要注意给宝宝添加衣物,避免着凉。
2. 保持室内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浊。
3. 增强抵抗力: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4. 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梅雨时节,宝宝易患手足口病等疾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此病毒易传播,需注意防范。患病后虽可自愈,但儿童抗病力差,应及时对症调治,保障宝宝健康度过梅雨季。